煉石 作品

395.何為儒商

    在那以後的商人很多,近代的都幾乎來自江浙一帶和上海灘。最成功的無非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宋子文。先把自己的大姐宋靄齡送給孫.中.山當小秘,再把自己的二姐宋慶齡送給那個喜新厭舊的孫文當老婆,可惜那個家.夥無福消受,一命嗚呼,好在宋氏三姐妹的老三宋美齡被蔣.介.石看中,宋子文就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財政部.長、央行行長。可惜宋子文貪得無厭,據資料說,美.國援華的美元有三分之一落入了他的口袋裡。這也無怪乎蔣.介.石敗退臺.灣以後痛定思痛,再也不準宋子文踏上寶島半步。這樣的人不能算是儒商吧?

    再後來,因為體.制改.革、因為改.革開.放,儒商的概念為之一變:不見得是滿腹經綸的書生之儒,而應該是xiong懷家國天下的大氣魄、敢為天下擔道義的義勇風骨;可以不寄情山水、也不舞文long墨,但卻一定是用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的倫.理道.德來引領自己行為的仁、義、禮、智、信的商人;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並能急公好義的商人;是不但能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還可富則兼濟天下的商人才能稱其為儒商!

    司馬遷在《史記》裡即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於利的追求,士、農、工、商、王公大臣無一例外,而當這種對於利益的追求任其發展不受約束,便出現禮義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的局面。於是就有人提出"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修己以安百.姓"的取利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