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六百七十二章無窮無盡

    無窮之外再加無窮仍然是無窮之道,這宇宙蒼穹少一個星辰,多一個星辰,其實都是無窮。

    只有超脫此境之限,才能真正的效用道法之門,成就萬千變幻。

    而這青牛就是一個例子,它只是超脫了普通畜牲之道,就可以縮地成尺,你之看到的是他悠然之行,可於它則言卻是一步百丈,而這百丈又只是人之所限而言,於它而言又只是一步而已。

    若讓禪兒化身一隻螻蟻,那麼這方寸之間怕就是萬水千山之途,窮一生也未必能夠踐行。

    可這些螻蟻卻也自有其道,這就是不同的境,有不同的道法之門,能生在此世間,非是隻有人所觀之道一途,卻可有萬千之境。

    所以世間才會有一些明道的聖靈之物,能夠變幻無窮,所施之技於人而言就是仙法道術,其實有的只是他們的生存之道而已,見之不足為奇。

    可你若能從這些不同的境中再觀出這些生靈之道,就可以習得它們所悟之法門。

    比如龍能馭空龍能入水,能呼風喚雨能遨遊蒼穹就是這般道理。”

    (相對於宇宙之無窮而言,並沒有時間,或者說時間是相對的,而並非絕對,所以人之所以會以光速來作一個終極的,其實只是人之限,光速依道家的說法,並不是極限,包括距離也可以說是相對的。

    道之無窮,只有變化而無時間,人的一萬年於宇宙來說,微不足道。

    一億光年,萬億光年的大也也一樣,宇宙之中再多十個銀河系,它還是如此,就像量子力學裡量子糾纏,兩個量子身處萬億光年之外,卻能呼應,做同樣的變化,這就證明一個絕對與相對之理。

    所以道家的智慧只用一個無窮的符號就把宇宙蒼穹表達完了。

    數學上就有無窮大加一是無窮大,減一還是無窮大的表述。

    這個無窮其實最早也是創於中國,而中國之所以以中為國,其實也體現了宇宙無窮之理,無窮的宇宙,處處為中,而並非是中國人不懂世界之大,坐井觀天。

    正好相反是懂是世界的無窮大,知道處處為中的真理,這才有了中國之稱。

    宇宙中任一一點都可以成為中心,也可以以此中心加上無數維度。

    後來這個無窮大的符號,被佛教也引了去,反而成為了佛祖身上的標誌了。)

    “那麼師傅所會的仙法道法,也就是通過不同的境來觀之道之變化所悟出來的法門了,不知師傅日後會不會教徒弟一些?”

    “我為你師,自以傳不言之教,這不言之教只是觀道之法,若你習會,自然能自己觀之習之,而無需師傅傳教,這些都只是小道之法,不足羨慕,只是它日若你想學,師傅當然不會不傳。”

    老子說得還是十分誠懇,所謂不言之教,只是道法之教,重的是觀道之法,明道之法門,而非一些道法,可卻也不拒絕王禪所求。

    “師傅,若依世人來看,你就是得道之神仙了,若有神仙,那麼也自然會有魔邪。

    而那些魔邪它們的魔功邪術又當何解。

    就如同離魂尊主,他的離魂大法真的可以讓魂與體相離嗎?”

    王禪還是早有預謀,他將來要去的是齊國,而且他也想去會會離魂尊主,所以這也算是做些準備。

    “道生萬物而不據有萬物,若以人言而論,那是公。

    而這萬物之中,皆有私利,這也是道所生,道為公,萬物為私,公生私的道理。

    而魔邪之徒只是比普通之人私慾更重而已,而他們也比普通之人能觀得道,只是此道與你我所觀之道卻又不一樣。

    道以生為主,代表道的本性,我們修道明道,都是以此不據有為向。

    而之所以稱之為魔,卻是以滅為本性,他們修道明道卻與我們相反,道生萬物而不自用,而魔卻欲得萬物而自有,所以這世間有修道得道明道之人,世人可稱之為神與仙,那自然也會有魔與邪。

    至於離魂之說,到沒有什麼玄乎的。

    你在禪定之時早就能入虛空之境,其實那就是你的魂,而非你的體,你的身體在守藏室,可魂卻可以入宇宙蒼穹。

    這亦可以算是離魂,只是法門不一樣而已。

    道法禪定離魂是以遨遊太虛,是想脫離凡人之身,用靈魂觀道,畢竟凡人之身會限制人之靈魂,觀道也就不可能觀到真道。

    但卻以合為主,離魂之意在於合。

    而魔法中的離魂卻是以分為主,並不在合。

    世人皆觀光明之道,而魔邪之徒卻觀黑暗之道,其實這是道的兩面而已,也是相生相剋,懂了這個道理,將來你再行走列國,自然不會懼怕了。”

    “是是是,世間有言邪不勝正,我又有何可懼的,只是將來還要請師傅先傳一些法術,這樣才可自保,莫要等尚未明道,就給魔邪給滅了。”

    “哎,給你說了老半天,你還是與邪魔無異,都免不了私利之慾,所以人若有私利,而不能真正的領悟道之生而不有之說,永遠也難脫凡身之困。

    走吧,明道之旅非一日可行,多說無益。

    此山靈秀,一起去看看,你的師姐可也等得久了。”

    “我的師姐,難道——”

    “你一見即知,你由她指引而來,自然是你師姐了。”

    老子說完,再次騎上青牛,向山中走去,這一次走得就真的像一隻普通的牛了,一步一個腳印,也省了王禪的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