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二百九十章至極而退

    若此法在北方就不起什麼作用了,這也是因地制宜之法。”

    孫武還是比較謙虛,在王禪的面前,縱然是兵法大家,在談論兵法之時,也是十分謹慎。

    “孫將軍,那越國已知道孫將軍會從水路援吳王,雖然孫將軍此次是從陸路調了兵甲,可奇兵之效又如何發揮?”

    化蝶剛才的疑問就是,雖然孫武已把吳都之兵調至邊境外圍,可越國也有防備。

    若不走水路,那只是在陸路與吳王所率大軍匯和,那充奇量兵力也只與越國相當。

    若正面大戰,也只是半斤八兩之數,未必穩勝。

    “蝶兒姑娘有所不知,若能局勢發生變換,越國部署就會變動,敵變而己變,這就是奇兵之要。

    越國雖有部署,而現在他們也已清楚我未水路來援,那麼他們自然也會認為我無船可用,縱是調了吳都大軍來援,也不會再走水路了。

    這是普通人的認識,可最後我還是要走水路,這才是出人意料之事,才能稱得上奇兵。

    想來鬼谷先生早有已經識破了孫某的計謀,所以若孫某對陣鬼谷先生實在是輸多贏少。”

    孫武還是點到為止並不言明,反而用王禪來回復化蝶的。

    “蝶兒,軍機要務,就算我們也不能透露半分,你就不必再為難孫將軍了。

    兩軍交戰,預謀之策只是準備,可戰局瞬間即變,若不能及時調整,就很難取勝。

    而且小子是楚國人,所以孫將軍不會告知戰場變化應對之策。

    你看我們已經吃過喝足了,也該離開此地了。”

    王禪知道孫武始終是吳國中將軍,對於軍務,並不會祥解,也不會滿足化蝶的好奇心。

    推在自己身上,其實也算是孫武對王禪的抬舉了。

    “難得先生理解孫某難處,不知先生此去何處,孫某可否幫得上忙?”

    孫武也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此時到顯得大方起來。

    “孫將軍不說,小子倒還忘了。

    小子也有些時日沒有見到王上了,所以想到雁落峰軍營去休息。

    可小身非軍務之身,所以還要孫將軍幫忙。”

    孫武一聽,臉上尷尬一笑,對著下面一個農夫說道:“你現在就快馬回雁落峰,為鬼谷先生、蝶兒小姐及幾位下屬安排妥當。”

    “是,屬下現在就去。”

    那個農夫說完,人已離開農家小院。

    王禪站起身來,化蝶也依著站起身來,可心裡卻是疑惑更重了。

    “孫將軍自重,此次一別,或許難有再見之日,想來孫將軍已作好準備,將來小子去齊國之時再來拜訪!”

    王禪說完,就朝外走,而孫武則是一臉嚴霜,心裡也是十分忐忑。

    剛才化蝶好奇,他十分為難,而王禪就已知道孫武的為難之處。

    而且王禪不去其它地方,卻是要去原駐紮在雁落峰的軍營,還說在要那裡等吳王。

    由此說明王禪已盡數知道最後吳國的撤退路線。

    若是越國有此一人,那此次孫武再出奇兵,也無濟於事。

    另外一點,王禪之所以要回雁落峰軍營,就是要讓孫武放心。

    讓孫武可以有監視王禪的機會,保證王禪不會洩的軍事機密。

    而同時王禪主動要去軍營,其實就是解孫武之慮,讓孫武放心,讓孫武明白。

    王禪並不會因此而影響他的計謀,讓孫武可以依計而行,

    “孫武送先生及蝶兒姑娘。”

    孫武說完,陪兩人走出小院,而其下屬已經在等著王禪了。

    王禪扶化蝶坐上馬車,向孫武一揖,躍上馬車,依然是一個趕車的馬伕,一甩馬鞭就朝外奔去。

    在此農家小院,並不需要太多禮儀,而孫武也並不遠送,只是看著王禪十分感概。

    王禪似乎把他要歸隱的地方都已卜算好了,而他此時兵書已託,也算是沒有什麼顧忌了,只是看著王禪還是心裡有太多難與言明的失落。

    ……

    ……

    “禪哥哥,我們才來找到孫將軍,你不是要陪孫將軍看熱鬧嗎,為何現在又要回雁落峰?”

    化蝶有些生氣,平白跟著王禪奔波,現在卻又要回去,心裡十分不解。

    “蝶兒,小子來時並沒有想過,可是你剛才一直在問,所以算是已經知道孫武將軍的謀略了。

    所以我們當然不能讓孫將軍為難了,只有回到軍營,等吳越大戰結束,孫將軍才會放心。

    並且若依此時吳越的情勢,吳國若要削減越國兵力,只有誘敵深入,而雁落峰則是最好的屏障,也是反攻的基礎。

    所以吳王縱然會大敗,卻一定會回到落雁峰,而我在那裡等吳王,也可以給他一個驚喜。”

    王禪並不把話說明,也是不想透露孫武的計謀,只是告訴化蝶為何要去雁落峰。

    “那好,我也想去雁落峰,不過希望這一次,你不會再反悔。

    陪著你來此,只是想證明你的猜測,你猜測對了,就又要走,都把我們當什麼了。”

    化蝶說完,悶悶不樂的坐在車內,也不說話了,只有王禪趕著馬車,心裡卻在籌謀著最後一次吳王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