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18章 送窮

    小的們都還在睡,幾個大的起來幫忙操持,然後焚香燒紙,燃放爆竹,先送窮,後接神。

    接過神後,大家就吃著供品聊天直到天亮,這叫吃“路頭酒”,好福氣。

    蘇油對張藻說道:“糟娃哥你是管賬的,今日可要多吃點,你就是我們的財神。”

    張藻連連擺手:“事情都是小少爺在主張,你才是我們大家的財神。”

    然後一人頭上捱了八公一巴掌:“神靈面前還敢耍嘴!也不知忌諱,找打!”

    城裡過年,大小店鋪在除夕做完生意後關門,而在今日早上便重新開市了。這接上了財神,正好順順利利“開門見財”,賺今年第一筆錢財。

    不過鄉下沒有這事兒,初五這日主要是試新田。

    就是將牛圈打掃乾淨,帶著牛兒去水田裡轉一圈,意思是給你老人家提一個醒,也該收收心了,春耕農活馬上就來。

    初七,人日。

    之前的六天則是“說畜”。

    “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今天的重要習俗是“戴人勝”,所以“人日”也稱“人勝節”。

    人勝是一種飾品,婦女們於人日剪綵為花,或剪綵為人,富貴人家鏤刻金箔,窮人家用彩紙。剪出人形,貼於屏風、床帳,或戴在頭髮上,以祈福避災。

    其中寓意,是“剪綵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從新也。”也就是新年要面貌煥然一新的意思。

    這一習俗從魏晉時期就開始流行,唐代起愈加重視,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鏤人勝,又大宴群臣賦詩過節,而民間則剪綵相互贈送。

    “翦綵贈相親,銀釵綴鳳真;雙雙銜綬鳥,兩兩度橋人。”

    蘇油家裡好久沒這習俗了,沒辦法,一老一小倆孤鰥,都是三嫂五嫂六嫂剪好了送來。

    今日裡就不一樣了,家裡多了好些女孩,石薇蘇小妹和幾個女孩子一起,用剪刀剪紙人。

    這個也是非遺,不過蘇油真不會了,後世四川的強項是年畫,不是剪紙。

    不過他知道所謂剪紙也不是光是剪,還可以用鋒利的小刀來雕,這工藝叫“刻紙”。

    看了看石薇和蘇小妹的小手,蘇油想想,張了幾次嘴還是算了,等她們再大一些再說,傷了手不是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