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 宋朝5

 天幕的斷語‘無能’讓宋君臣皆轉怒目金剛,主辱臣死,後人直白的語言對宋而言就是恥辱!

 一時間君臣望向天幕的眼殺氣沸騰,有激進者直接進言要讓僧道收了天幕。

 也有大臣想到最初的金龍和女鬼,怕觸怒神蹟給宋帶來厄運而反對。

 諸臣議論紛紛所獻之計卻奈何不了天幕半點。

 就…很氣!

 【雍熙三年趙光義發兵二十萬大軍,分兵三路伐遼,欲圖收回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主要指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這十六州。

 沒有這十六州就相當於中原腹地失了天然屏障,王朝心臟直接暴露在遼人鐵蹄下】

 天幕頓了頓打了比方:【就像美國有太平洋做屏障,易守易攻進退得當。

 幽雲十六州就相當於太平洋,沒有它宋廷是根身嬌體弱的小花,誰都能來推一下。

 只有奪回這塊地,宋王朝才算真正站穩腳跟不再備受欺負。

 這也是什麼從後周及北宋君臣都一直】

 天幕利索地展開幽雲輿圖,秦始皇龍眸微展:朕的上谷郡、漁陽郡和代郡就這麼沒了?

 劉徹皺眉頭:今日匈奴佔據之地就是遼國國土?

 李世民不解:天幕上那整塊地不都是我大唐寰宇範圍?

 朱元璋冷哼:什麼燕雲十六州,那是我大明的雁門關、大同!

 宋君臣.宋君臣無話可說!

 【這次北伐可謂是精銳全出,東路以曹彬為主,崔彥進為副,配都監一名,及十一當世大將,總領十萬兵;

 中路為田重進,設兩都監,總領五萬兵;

 西路主將為潘美,副將為楊業,設兩都監總領五萬兵】

 天幕列出密密麻麻的將軍列表,宋前的歷代君臣不知將士詳細,但趙匡胤卻深知這份出征名單重量。

 他匪夷所思地看向捂頭不語的趙光義:“我朝軍功威望當屬曹彬第一,中路田重進是周太祖郭威麾下,也是善戰老將。

 楊業如何朕暫且不知,但潘美平李重進叛亂,定揚州局勢亦是軍中重臣,怎麼被後人得出軍事無能的話?”

 趙匡胤的疑問亦是滿臣文武的疑問:這麼強勁的力量怎麼落到那樣評語的?

 如今他們也摸清後人想法:為君者但凡做出豐功偉績,都能獲得後世正面點評。

 沒見著殘暴不仁,濫耗國力的秦始皇、漢武帝都被後人誇讚,甚至被稱為千古一帝?

 按理他們大宋以仁義治國,除軍事外其德化在歷朝中當屬第一,後人點說即使有偏頗但總體算公正。

 他們大宋怎麼就落到天怒人怨的位置了?

 【單從名單上看,諸將軍拎出來各個都是好漢,人人都是戰功卓越,偏偏遇上宋朝限制軍事擴張的制度。

 地方上宋朝廷設通判監視知州,以此平衡知州權力。

 軍事裡朝廷設都監監視軍中,用來限制武將專權】

 田羽頓了頓再次重申:【五代十國以武亂天下的典型,為遏住五代風氣

 宋延續唐後的都監職位,

 給武將上了個籠頭。

 籠頭不可怕,

 可怕的是都監擁有戰事決定權,

 若他懂軍事或者能與武將合作倒好,

 怕的是這些籠頭不懂軍事卻要指手畫腳,那麼造成的災難成堆!

 像西路都監王侁,為爭功直接更改軍中命令迫使副將楊業出兵,使其戰死,雖然他戰後被流放金州.但又有什麼用?

 都監一轉身,還是身披官袍做了均州團練副使,但留在戰場上的將士可是真的死了】

 宋

 天幕的話讓真宗後的宮殿壓抑得厲害,後人不斷重申五代武人之風,讓他們背脊生汗。

 遼生於五代建國五代,那他的軍事力量有多強?

 王安石藏在官袖裡的手不斷握緊又鬆開,他知道自己未來改革缺陷在哪?

 宏偉卻太過空中樓閣!

 本朝最初制度為抗五代之風而生,那現在朝廷的積弊建在什麼情況下?

 建在…他沉沉地吐了口氣,罷罷罷,且聽天幕講述再提精煉。

 【除此之外宋軍還有兩個致命缺陷:

 將帥不和:副將不服主將,主將壓制不了副將!

 以東路為例:主將曹彬久負盛名,是宋國元勳之一。

 而副將崔彥是河北地區對遼作戰的最高長官,對遼經驗遠超曹彬。

 更要命的是兩將行軍風格、性格皆有不同;

 曹彬:沉穩、儒將,以仁德治兵,江南百姓感他恩地修廟祭祀,歷代維護直到現在南京仍有曹王廟遺存;

 崔彥進:火爆兇猛,典型五代將領(搶劫屠城);

 他們雙方都曾帶兵平蜀,結果曹彬約束士卒得賞升職,而崔彥進因縱兵掠奪降職】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

 【同樣西路也存在相似問題,楊業是北漢名將轉投宋朝,潘美是大宋開國功勳,新投派和元派之間素有摩擦,但這些摩擦都比不上趙光義的操作】

 天幕話剛落音,王翦、蒙恬、王賁、屠睢等將領齊齊躬身:“臣幸得為陛下臣,願為陛下護衛山河!”

 衛青、霍去病、程不識、公孫敖等將領齊齊躬身:“臣幸為漢將得陛下信任,臣願為陛下驅使拓大漢疆土。”

 李靖、單雄信、尉遲敬德等將領齊齊躬身:“臣能與陛下同鑄大唐,實乃天之幸也,願陛下愛護自身共度千秋。”

 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陛下你真好,咱們上戰場不故意使絆子!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沉默:朕是不是要謝謝宋朝的助力?

 【這次趙光義沒有親征,但他祭出了自己的得意武器:平戎萬全陣圖!

 他用萬全陳圖來遙控前線軍隊用兵,全部將領要按照自己事先設計的陣圖行軍。

 在他的計劃中,等中西兩路完成任務後,東路大軍按照陣圖攻下幽城,創下收復幽雲十六州的不世之功!】

 田羽一臉痛苦:【實際上呢?

 在三月初東路軍曹彬就傳了捷報,大軍主力攻下涿州,分部將領米信部攻下新城。

 然後呢?

 大軍等待!

 因為中、西兩路還未完成任務,

 所以按照陣圖指示,

 曹彬不能趁勝攻向幽州,

 必須原地等待指示。

 原地等待的結果就是遼軍截糧成功,

 曹彬缺糧!

 總之這次北伐是宋蓄力七年後的絕地反擊,但】

 天幕說得很艱難:【將帥不和、再加上不懂軍事的監軍文官,還有頭頂上趙光義的‘萬陣圖’壓陣,這樣的配置誰能打贏?

 霍去病李靖來了也要搖頭好嗎?】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齊齊拍頭:這大開眼界,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被點名的霍去病李靖聞言連連搖頭:天幕求別點名,這種縛主手腳的仗他們打不了,真的!

 特別是喜歡竄得老遠的霍去病,簡直痛苦面具上升:後人在說笑嗎?

 行軍攻勢怎麼如此兒戲?他們打的是村戰,而是國戰!

 武將痛苦,慶幸自己不是宋將.他們不怕死,怕的是死得稀裡糊塗!

 帝王卻是…坐在御座上不知該擺出什麼表情:

 秦始皇不解:七年?

 劉徹接力:沒培養出自己的心腹大將?

 李世民捂臉:實在不放心武將,還不如不出徵,學你哥贊錢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