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宋朝4

 千古懸疑四字一出,宋前的君臣神情一動:聽天幕說詞.似乎很有說頭的樣子?

 聽,必須聽,一時間抬頭挺身豎起耳,就連提筆迅記天幕講述的房玄齡等人紛紛擱下筆準備聆聽:嘖嘖嘖,又是燭影又是斧聲,這天黑瞎火做了啥?

 看上去就很勁爆有隱情的樣子!

 反正後人說的是宋朝又不是他大唐,這種正史小話聽起!

 天幕並沒有按照他們講述猜想,而是畫面一黑,幾息後天幕和著悶重的樂聲乍亮,金色的‘燭影斧聲’跳入眾人眼中。

 接著畫面一轉出現一黑胖一清瘦的兩男子,秦始皇凝神細望:

 領銜主演:趙匡胤、趙光義;

 參與演員:程德玄、馬韶、王繼恩、宋皇后

 不待眾人看完名諱,墨色色跡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和尚盤坐于山尖,與人講述過往,說的竟是當朝太祖與太宗的宮內往事.

 刺激!

 眾人見過許多次天幕影像,卻從未見過如此引人入勝的畫面,一時間殿上低語止歇,紛紛把目光投到天幕上。

 原本明亮的天幕變得暗沉,蕭索的二胡就著滿幕風雪響起。

 鵝毛大雪下至半夜,刺白的雪襯得皇宮內室更加昏暗,鏡頭一轉,一身便服的趙匡胤對趙光義笑道:“咱兄弟倆今晚不醉不歸!”

 青瓷酒盞在眾人眼前閃過,漏鼓三更,寂靜的宮室突然傳來擊物落地的聲音,砸在歷代君臣心頭,諸人隨鏡頭眺望,宮內燭影搖動,映出用柱斧敲地的人影.刺耳的尖叫聲在耳旁響起,劉邦定睛一看:宮窗上出現有人躲避的人影;

 他咂咂嘴心道:這是兄弟反目成仇?

 陰沉的樂聲陡然一變,如針刺激痛人的耳目

 “嘶~”程咬金猛地倒吸口冷氣,小心地揉了揉緊繃的胳膊,聽到那驚悚的響聲時,他彷彿又見到白衣覆面女鬼陰森可怖,實在嚇人!

 真是要命!

 天幕上的畫面仍在繼續,宋皇后神情慌亂地對內侍下出懿旨:“快召皇次子德芳入宮。”

 衛青一向細心,看到天幕在那內侍旁打出幾字:內侍總管王繼恩,頓時瞬間明瞭,這是趙太祖心腹?

 隨即他神色奇怪:太子呢?宋皇后為何要召次子入宮?

 不待他深思,王繼恩不宣皇次子趙德芳,卻意味深長地出現在晉王趙光義府邸上。

 而晉王府內,馬韶和程德玄卻面帶笑容地恭喜趙光義:今晚大吉大利,大喜啊!

 喜從何來?

 從宋皇后見到趙光義說出‘吾母子之命,皆託官家’而來,從趙光義回答:共保富貴而來!

 最後畫面定格在趙光義登基那刻.就在眾人以為結束時,天幕突現幾字:六年後,金匱之金盟現世,杜太后所約是真是假?

 “呼,好一齣故事啊!”劉徹深深地吐出一口氣,燭影斧聲真相如何他不知,但僅憑天幕透出的內容,已能讓他猜出許多內廷陰私。

 後人這影像放得實在是讓人慾罷不能,刺激,真刺激!

 而張湯等漢臣互視一眼()?(),

 皆從中看到興奮之色:短短半盞茶內()?(),

 後人講得比小說家還驚險()?(),

 他們真是.看得好快樂啊!

 反正這是宋朝內事?()?[(.)]v?@?@??()?(),

 與他們大漢何關?

 他們可是記得宋人看不上他們大漢,現在嘿嘿!

 相比宋朝之前的君臣看樂子的心態,趙匡胤反身一拳打在弟弟身上:“你要害我?”

 趙光義捂著滿是鮮血的額頭反駁:“你我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我怎麼能害你?”

 不管心中如何想,此時的趙光義面色凜然,直接將頭頸伸到趙匡胤跟前:“如果哥不放心弟弟,弟弟引頸就戮!”

 趙光義以攻為守的舉動架得趙匡胤無法下手,天幕說的話燭影斧聲是未來,眼前的開封尹尚未有他舉,反而於朝有功。

 瞪著滿臉不服的弟弟,趙匡胤雙目通紅不斷喘氣,半晌後才擠出幾字:“朕倒要看看你自己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是趙匡胤兄弟倆的代表作,集權謀、懸疑、後宮於一身,是僅次於大唐‘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最佳影片】

 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等唐皇:有被冒犯到!

 【不過燭影斧聲並不是趙光義拿斧頭匡匡往他哥頭上砍,而是一種小型玉製禮斧,再則歷朝太宗武力值通常打不過太祖,除非他是唐太宗】

 李世民:別提朕,讓朕靜靜!

 【事實上燭影斧聲是宋仁宗時期,一和尚為傳教總結的民間故事,但他故事的內容卻是真假半摻:

 宋皇后:趙匡胤活下來的有趙德昭和趙德芳兩子,趙匡胤殯天她沒通知朝廷重臣,沒叫人去興元府的趙德昭送信,而召趙德芳入宮,她的目的是什麼?

 王繼恩:三重身份的武德使宦官,表面:

趙匡胤首領太監;中層:宋皇后信任太監;最後偽裝一脫大喝:俺是晉王趙光義的人!

 程德玄:宮中醫務人員,燭影那晚臨時跑到晉王府等候還美其名曰:我怕晉王身體有恙,表面看來他是勤勞員工一枚,實際上呢?

 馬韶:一個神棍卻預言了趙匡胤的死亡時間,並告知程德玄,他出於何目的要掐算一國大事?

 以上是主要配角介紹,那麼主角呢?】

 宋

 被後世稱為趙光義的宋太宗,實際上的趙炅臉色陰沉可怖,他本名叫‘匡義’,因避二哥匡胤改名‘光義’,自他即位後直接改名為‘炅’。

 炅,有明亮、火光之意,他改名意是向天下報心中志向,要讓宋國如火焰升騰,而現在.現在後人還叫他趙光義!

 他哪裡不如他哥?後人要這麼糟蹋他?

 趙炅雙手發顫,眸子裡濃郁的殺氣刺得群臣渾身一個激靈,心中不斷哀叫:苦也苦也,帝王私事是他們能聽的嗎?

 威壓之下呂端出列大喝:“陛下繼位是國典正統符合天地禮儀,無知小兒當我等是廟裡木頭不成?”

 有了人做前鋒打破殿內凝重氣氛,其他大臣一一皆上,從禮儀到風俗,不管能不能傳至神蹟處,至少殿內人氣活躍起來。

 【趙匡胤:崩得毫無徵兆,我

 們懷疑他可能是腦溢血猝死,但猝死事小他沒安排後事是大,到底誰繼承位成了千古謎團。

 但我們從他去世的同年的操作或許可得出一二:

 提出遷都:趙匡胤想把都城遷到洛陽以安天下。

 同時又讓長子趙德昭替換下趙光義迎接吳趙王,並一反常態開始培養能力讓其參政。

 而趙光義呢?

 他繼位有合法性,宋承五代,五代十國父子互殺、兄弟鬩牆,宗室滅門難掩血腥,所以近百年內幾乎沒有立太子的舉動。

 如何分辨誰是太子?

 看他是否晉身之道:京都府尹——親王——新王尹京=太子。

 五代十國中多以皇室成員任京都府尹作為儲君標誌,而趙光義的官身恰恰又符合時代特色;

 況且前期趙匡胤為封他為晉王,甚至廢掉了趙普】

 趙匡胤震驚:我廢趙普了?

 趙普震驚:我被廢了?

 【同時他又有幾大正統缺陷:

 1.沒遺詔:是的趙光義即位缺乏合法文書,也就是太祖遺詔,沒有這份遺詔權力就沒有正常交接手續,也沒有新帝即位通行之法;

 2.趙家人死得蹊蹺:僅僅六年時間,趙家兩代人死的死,瘋的瘋;

 趙德昭:聽到叔叔說‘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面對這句毫不掩飾的猜忌,回家自殺!

 趙德芳:史書稱‘寢疾薨’,23歲的年輕人睡著睡著人沒了,好奇怪喲!

 趙廷美:被誣陷謀反,貶為涪陵縣公,之後又貶到房州,鬱鬱而終;

 趙光義長子趙元佐:跟趙廷美感情很好,為叔求情,結果瘋啦,瘋啦!最後被軟禁啦,被軟禁啦!】

 天幕頓了頓補充道:【他的結局跟雍正三兒弘時有些相似,都跟叔叔親結果一個求情瘋了,一個被過繼喪失帝王爭奪權憂鬱而亡,嗯,差不多一個套路】

 唐

 到底是做皇帝的,聽到五代繼位傳統後,李世民瞬間明白宋太祖遷都心思。

 從地勢上看:開封四臨平原無峻山做屏障,北面遼國南下可直搗龍城,並且能節省大量兵力錢糧,與本國不利。

 從國家層面看:大唐各皆有錢糧儲存,若京師淪陷,天子可依仗地方錢糧收復帝國中心。

 但宋朝不行!

 宋朝實行強幹弱枝計劃,將天下錢糧全部運轉至京師,如此一來京師富有地方窮,各地不得不依附朝廷撥款行政,宋廷也藉此控制各方。

 但此舉有致命缺點:一旦京師淪陷宋即亡國。

 從繼承人看:宋太宗為開封尹府,遷都至洛陽那宋太宗還有資本爭帝位嗎?

 開封都不是京師了,也不符合五代十國繼承傳統,既不符合皇儲傳統,那麼趙光義頂天也只能做晉王了。

 李世民低頭翻閱著天幕語言,突然發現:遷都、培養趙長子都是發生在宋太祖殯天那年

 是巧合還是狗急跳牆?

 他厭惡地扔下冊子,行陰謀詭計之輩,朕羞與他同為太宗!

 【並且古人認為趙匡胤是被趙

 光義下毒暴崩的。

 因為趙光義在傳說是有前科的!

 蜀國主孟昶是他下毒暴卒,南唐國主李煜也是被他下牽機藥毒死,總之趙光義是個用毒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