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番外

 最後一句敬我們自己讓庶民頗為動容,神蹟曾說歷史不是某個帝王、臣子或者將軍組成,而是由你、我、他無數人共同組成的歷史長河。

 他們或許不顯眼,但他們是歷史的基石。

 他們終其一生,大多時候都是牛馬,日日夜夜開墾著這篇土地,供養著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

 但他們終究是人,有感情有思維,天上的仙子數次提及他們,數次向他們展示百姓的力量,仙人是第一個告訴他們要敬自己,也要愛自己的人。

 這樣的仙子,怎麼不讓人喜歡呢?

 當天幕宏偉壯闊有樂消散在天地間後,杜甫才徐徐緩過神,神色複雜道:後世學子如此赤誠,何愁國家興?天下不平?

 【我是吳曉思,祖師篇已講解完畢,謝謝大家!】

 天幕轉回熟悉的場景,歷代庶民才看清這次講述的人是位圓臉女郎,臉上帶著盈盈笑意,看著就讓人覺得親切;

 而秦始皇卻是再次想起了‘秦始皇小寶貝’之語,臉上微僵,半垂眼簾將思緒摁下,把注意力放在天幕上:

 【祖師篇是我們小組共同完成,礙於篇幅講述內容沒過多涉及行業祖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找資料瞭解】

 或許是講述太久,吳曉思的聲色有些沙啞:【我們長在春風裡,生在紅旗下,是國家的希望,也是黨的未來。

 所以我們每小組每個人理想都不同,但我認為我們的追求都很棒!

 曹文想成為漫畫家,成為宮崎駿那樣的漫畫大師;

 王子橫要打nba,讓他的粉絲布遍全球;

 馮新柔立志把自家企業做大做強,成為福布斯上的女人;

 張夏妍目前只是定個小目標,不考清華就選北大;

 至於孔國樑.他的名字已說明一切,立志成為國家棟梁的男人!】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難怪講述內容比先前幾篇還長,原來是幾人合作之力。

 想罷心中又好奇起來:不知道這小妮子的理想是什麼?

 吳曉思很快給了他們答案:【我的理想很簡單,考個好大學做公務員為國出力,未來兩人三餐四季的同時,又能陪伴爸媽每一天。

 我就是一個平凡而又安穩的普通人】

 出人意料的理想讓歷代一怔,隨即又點點頭:很好的想法,能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也是幸福。

 不過朱元璋嘀咕:“先前看你對秦始皇的熱切態度,也瞧不出你是個喜歡安穩的人啊!”

 真是他憋了半晌才勉為其難地吐出一句:“人不可貌相。”

 吳曉思說完後,教室裡一派寂靜,弄得她有些莫名:【怎麼了?各位同學對祖師篇沒什麼感想說的嗎?】

 劉邦也覺得奇怪,祖師篇不如政事深奧,但也講得非常不錯,為何其他人如此冷漠?

 正思慮間就見一披髮女子起身,語氣有些怪異:【我沒什麼感想,我只想問問你有什麼感想?】

 她的話逗得其他同學狠狠點頭:對,你太厲害了,比劉昭講得還久,你還好嗎?

 吳曉思無奈地聳聳肩:【曾經的我生龍活虎,講了一上午的我半死不活,所以我現在的理想只想靜靜,不想做龍傲天,等我休息夠了現更換吧】

 秦始皇.

 劉徹

 李世民.

 朱元璋.

 你的理想是泡沫嗎?說破就破,說換就換,這麼容易的嗎?

 歷代人盡皆無語,而教室裡的同學卻是笑了起來,衝散微滯的氣氛,笑聲過後那披髮女生才繼續道:【還以為你們小組要講族譜呢,咱們國家最重傳承,帝王將相做正史,普通人家用家譜見證歷史,沒想到是說行業祖師】

 民間

 家譜?

 提到熟悉的物件民眾都支起耳朵,家譜是血脈傳承記載,誰家都有,也對哦,為何後人不講家譜?

 有明朝讀書人輕嘆:“我祖上在宋時亦是大家,可惜”

 可惜現在僅剩他們一支,其它支脈全散於朝代更迭。

 吳曉思攤手做出無奈的表情:【要是講族譜,那這上午什麼都別說了,全講孔家故事了】

 他們小組的孔國樑可是孔家人呢。

 另一瘦高男子好奇地問人群裡有另一男生:【孔國樑,你對你們小組評價孔家那段有何想法哇】

 孔家後裔非常淡定,掀了掀眼皮子:【哦,那段啊,那是我寫的,有問題嗎?】

 哇塞!原來是孔後人罵孔後人.這算大義滅親,還是算不孝?

 劉徹眼眸露出一抹興味,難怪後人講孔講得理直氣壯,這就是自家的遭汙事自家最清楚。

 被自家後人嫌棄成這樣還真是難得。

 哦,不對,後人壓根本就不認他們是孔子血脈。

 不知道那些衍聖公是現在是何心情?

 是何心情?

 剛醒又吐血暈倒的心情,暈倒前還念著孔家名聲可惜他孔家的麵皮被千年後的孔家人

給扯了下來,活生生地暴露在旁人眼裡,不值幾文錢。

 孔府亂作一團,而劉邦跟劉徹一樣,本著不嫌事大的性子提議:朕在天幕上頒下讓孔國樑做宋後衍聖公當如何?

 蕭何&韓信&張良:.

 陛下,你可做個人吧!

 你可真會想。

 或許是吳曉思講得太久,同學們不想正經討論,而是趁老師不在,開始閒聊起來。

 坐在第一排的胖男孩站起道,特別是家族字輩排行,一看就能看出家族家訓及家志如何。

 我家是‘文光恢世緒,良澤啟廷封。忠孝功名顯,詩書道業隆。’我正好是七字輩,所以叫南澤遠,我們下代就是啟字輩】

 明

 南文紹聽到熟悉的家族字輩一愣,隨即狂喜:是他南家的後代,他南家傳承有序,血脈至後世!

 那文光.業隆字輩,是他親手定下寫入族譜排序,沒想到.沒想到他竟然能看千年後的南家人。

 天上說話的胖男孩就是南老爺的後人,南老爺看到後世的南家人了!

 轟!

 這消息如同長風般傳遍大街小巷,無論是民間或是權貴,全都沸騰了起來,紛紛議論起來:“俺姓陳,那想做攝影師的那女娃是不是咱家的?”

 “我也姓陳,我看那女娃分明是我家的。”

 一時間爭論四起,與後人同姓者紛紛言對方是自家人,而沒聽到自家姓出現在後人口中的,則猜測未說話的學子中,是否有他們的血脈。

 而南文紹望著天上胖乎乎的南澤遠開心得不行,與夫人喜道:“他長得可真有福氣啊,他爹做得不錯,養得好!”

 南夫人眉眼彎彎:“哎喲,我屋裡有蜀中來的青紗料,做成衣裳配遠兒肯定好看。”

 而南文紹的兩兒子卻是眯著眉眼官思:“哥,真是咱們家的後裔?”

 “我怎麼知道?”

 “那你說他是你的崽,還是我的崽?”

 南大哥:嗯?

 【我們家承自明嘉靖帝時期,整個家族先宜的名諱、生卒年間、婚姻嫁娶、平生軼事、坐葵朝向,還有各宗遷徙路線等記載得非常清楚。

 尤其是從先祖平生軼事、家族遷徙路線中,不僅可以飲水思源,還能與史書相結合家譜】

 吳曉思頭頂一排烏鴉,非常無語地道;【南同學,我們講的是各行祖師,不是家譜傳承啊!

 家譜始於北宋,但一遇戰爭就:斷代,斷代又斷代,所以到現在想尋根追溯家譜很難,並且真假情也難以辨認。

 如今家譜追譜屬於考古工作,這麼專業的事讓我們小組講?

 你在為難我們嗎?】

 剛剛還在爭論的百姓一驚:斷代?

 再好的家譜又有什麼用?遇見戰爭就斷代。

 想到自己祖上是北人,如今卻在南地生活,許多人亦是悵然,又有幾人能如南文紹那樣幸運呢?

 他們的後代子孫,或許遇見一場戰爭就沒了。

 正突然就見一女郎起身:

 【你講宇宙時篇章漏了行星命名,除了八大行星外,宇宙中有許多行星還未有名字,為行星命名是多浪漫的事?】

 吳曉思微微沉默:【浪漫嗎?我沒看見,我只看見國際上他們把金星叫‘納愛斯’,木星叫‘朱庇特’,水星叫‘墨丘民’,火星叫‘馬爾斯’,土星叫‘薩圖恩’。

 他們分別是:希臘愛與美之女神、古羅馬神話中的萬神之王、商業神、古羅馬戰神及古羅馬農神。

 雖然我們也對小行星用‘郭守敬’、‘王貞儀’、‘袁隆平’等古今傑出人士來命名,以示我們對他們尊重和永恆的紀念。

 但我更想讓國際按我們對行星的叫法,木星叫歲星、火星叫熒惑、水星叫辰星…我認為古人對行星命的命更為好聽。

 當國際上跟著我們叫時,那才叫做真正的浪費】

 朱元璋:咱就知道你這小妮子過不了普通人生活,看看,那麼大的野心呢!

 但…用自己的名字給行星命名?

 朱元璋&李世民等帝王心中微動,隨即熄了心思,帝王名諱豈能讓世人掛念口中,要是有異心者利用名諱作亂…得不償失。

 而他人則沒了這份忌諱,在見到天幕上貼出的行星命名權規則時,紛紛意動:嘿嘿,只要把他們給星辰命名並傳世,那他們不也名留青史了?

 這可是捷徑啊!比當祖師容易多了,不就是夜觀天象嗎?

 嘿嘿,朝廷不允許,他們就悄悄地觀。

 被天幕點名的郭守敬卻是瞪大了眼:後人說的郭守敬行星是指他嗎?

 一時間他有些恍然,自己只是大元微末小官而已,沒想到後人為記住他竟然用星辰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