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各行祖師完

 【為什麼走私?

 因為利潤高啊!

 黑茶是‘馬背上形成的茶’,古時茶馬交易後,茶葉從賣家到買家目的地需要幾月路程,如從四川雅安出發,運送茶葉到西藏,其運輸時間至少2-3月的路程,而這種茶商來往頻繁的道路被我們稱為‘茶馬古道’。

 古道上少有遮掩,茶葉一路上風吹日曬,被雨淋溼又被日頭曬乾,全程反覆下茶葉在微生物的發酵下,產出全新的茶——黑茶!】

 朱元璋&朱棣磨牙:走私?

 【為何走私用黑茶?

 成本低啊!

 因黑茶是綠茶發酵而成,原料來源廣泛,製成的黑茶越放越香,能夠長時間保存,再加上黑茶解油膩,所以黑茶非常受西藏、新疆等地歡迎。

 曾經普洱茶也歸於黑茶類,但現代已把它移出,歸為後發酵茶茶類。

 黑茶與普洱茶之間除了加工、發酵方式不同外,最大的區別在於普洱茶用大葉種,黑茶於小葉種】

 不等朱棣等大明皇帝平息心中怒氣,天幕就接著講下去:

 【普洱茶是出現於明朝作為藥用,清代名醫趙學名贊他:此茶膏能治百病,肚脹受害,用薑湯發散,出汗即痊癒。

 身體有外傷瘀血可用茶膏敷之等等。

 實際上普洱茶並沒那麼神奇,不同的茶葉因製作工藝不同,發酵產生的茶多酚、化學元素等不同,對人體功效也不一樣。

 普洱茶主要是解油膩、利水祛痰的效果比較好。

 70年代咱們研製出了熟普洱,其功效添加了祛風解表、下氣的作用】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其它茶葉的功效呢?你倒是說啊,我們要聽啊!

 【普洱茶才製出時,因形制如人頭,所以被叫作‘人頭茶’。

 元朝時雲南有產茶地叫‘步日部’,用漢字寫時變成了‘普耳’,但西藏、新疆等地習慣性地叫它‘普茶’,到明朝末年普洱茶之名,才流傳開來】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味道呢?

 它是啥味啊?你說啊!

 【茶樹中頂級的茶葉要看茶樹生長環境、氣候、樹齡,工藝製作等等,如果論普洱茶裡口感誰最好?

 那一定是布朗族栽培老班章古樹茶。

 布朗族是世界上最早種茶、飲茶的人,他的後裔製出的茶帶著獨特的山野氣息】

 天幕似乎在回味:【喝一口就能感受到茶水甘潤,茶香非常棒,並且茶水從口到喉甜而滑潤,甘而厚實,如飲仙露,非常棒!

 飲完後再嗅杯底,可以聞到霸氣濃釅的香味,經久不散。

 所以老班章古樹茶也被叫做茶王】

 劉徹&嘉靖睜大眼:仙露?

 而宋人卻是墊腳引頸盼向天幕:你倒說地址啊!長得啥樣啊!

 急人!

 【對於茶商而言,成本低利潤就高,在高利之下總有人犯法走私。

 沒辦法,誰讓唐朝以前鹽鐵是朝廷專賣詞,唐宋之後專賣名詞就變成了‘鹽茶’。

 可見其利之高!】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齊齊冷笑:那是朝廷的錢()?(),

 那些賈商敢伸手?

 剁了他!

 【茶能有與鹽同等的地位()?(),

 是因為茶與鹽酒一樣≧()≧[(.)]?≧?╬?╬≧()?(),

 原材料分佈廣泛()?(),

 製作方法、生產週期較短。

 最重要的是茶成本比酒更低,成為民眾日常之物後,茶葉就變成了聚寶盆,源源不斷地為朝廷輸送利益,甚至用茶換得國家需要物資】

 【大唐國力強盛,雖有馬場但軍中還是缺馬。

 於是唐廷先後與吐谷渾開通互市,安史之亂後大唐戰馬更是稀缺。

 因此肅宗時期就與回紇進行互市交易。

 最初大唐用金銀、絹帛換得戰馬和皮毛,但絲綢對於周邊諸國而言,豪華卻不是必需品,而戰馬等物資卻是大唐緊缺之物。

 所以唐回雙方的‘絹馬交易’裡,最初的主動權不大唐手中,而是由交易國定價,如一匹馬換絹四十匹,如果朝廷想要五千匹馬需要多少絹呢?】

 唐

 李世民臉色沉入溺水,在後人口中大唐是站在東方巔峰的國度,萬國來朝,蠻夷莫不歸附。

 而安史之亂後呢?

 附屬國竟敢欺壓大唐,簡直不可忍!

 他用力吸了口氣,又深深地吐出,心中告訴自己:不慌大唐初立,有時間調整國家船頭,這次他定要締造出比原大唐還巨唐的國度!

 他要讓後人自稱唐人!

 【這樣‘不平等’的絹馬交易給大唐帶來的是什麼?

 貿易逆差及嚴重的經濟負擔;

 所以唐王朝把絹馬互市轉為茶馬互市,茶商借茶馬互市獲

得頗豐,茶葉生產迅速擴大。

 唐德宗時期唐廷立稅取天下茶利,其稅為十取其一(10%),當年朝廷就收得約1億茶量的稅度,總40萬貫茶稅,產量約十萬噸】

 天幕頓了頓補充道:【正好是印度向英國提供的紅茶數量,唐廷由茶稅獲利,從此茶稅成為延續千年的**】

 唐

 李隆基聽得很仔細,如今飲茶多興於南方,但…天幕既然對茶如此推崇,那他也可以提前將茶稅頒出。

 其收稅對象嘛…大唐不缺權貴!

 他心中計較一番後,心思又轉到安史之亂來,眉頭頓時緊皺:大唐國土遼闊,誰又能做忠於大唐的節度使?

 誰能讓他稍微放心?

 【隨著茶稅在唐廷財政的佔比例,茶葉作為經濟作用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

 在不動茶稅的情況下如何獲得更多茶課?】

 天空突然一變,一道激動的聲音把歷朝都嚇了一跳:擴大市場份額,擴大市場份額!

 提高茶葉重複購買率,提高茶葉重複購買率!

 讓民眾養成視茶如米,待茶如鹽的日常習慣。

 這就是茶葉銷售的重要秘籍,你不想擁有嗎?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

 後人怎麼回事?一驚一乍的?一點都不嫻靜。

 【唐朝上下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唐君臣及文人雅士,向世人齊齊推薦陸羽茶經

 。

 為了更好賣茶安利,甚至把‘茶論’改為‘茶經’,不斷為飲茶文化站臺。

 為讓小錢錢飛入國庫,飛入錢包,唐廷恨不得把茶經放到民眾眼皮底下,你們看看吶,茶之功效,煎茶、炙茶之法說得多好,你還不快買點茶葉嚐嚐?

 只要你買了茶葉,就能按照茶經上的方法吃茶,這可是今年最時髦的吃法,你不心動?

 不心動?沒關係,看到陸羽了嗎?

 你看,他精通茶道被陛下厚待,你喝茶後就有可能被陛下另眼相看,親,不瞭解一下?

 在唐廷的宣傳下,陸羽‘軟廣告’的走動下,飲茶成了風雅的生活必備品】

 唐

 陸羽僵著一張臉:神蹟,大可不必如此解讀朝廷動作。

 他大唐民眾本就愛喝茶,他只是寫了一部茶書而已,當不得這樣,更不用把他說得如此市儈。

 求不提在下名諱,謝謝!

 【唐廷宣稱很有效果,到穆宗時敢把茶稅增到50%,以此斂財。

 到文宗時期茶利與鹽、鐵成為主要稅種,全國礦稅抵不上一縣茶稅,其稅總數與德宗時期相比,更是翻了倍。

 畢竟唐廷除了宣傳飲茶好處外,對賣茶商人實行雙納稅制,商賣納稅,私賣也要納稅,總之朝廷就要收稅,誰敢反對?】

 唐

 右拾遺李珏苦笑:他反對,但陛下不聽他的啊!

 陛下(穆宗)在宮中起百尺樓,所花費用不可計,於是以土木名目增天下茶稅數半.他滄桑地嘆口氣:這是天下生民無窮禍害之昭啊!

 他想到自己上疏的諫書,忍不住濁淚橫流。

 朝廷**茶葉是為邊疆軍費養兵,如今邊疆無事卻大興斂財,致民生頓苦。

 再則重收茶稅必然導致茶費價增,讓貧困者更困。

 三則茶商為多利,定然將茶價騰昇,使市中茶葉緊稀。

 如今看來陛下還是下了重稅啊!

 一時間李珏背影極為蕭索,身影漸漸消失在彩色鮮豔的天幕下。

 【為更激發茶葉潛力,為補貼國庫空虛,文宗聽取大臣建議,將茶葉徹底變成‘榷’茶。

 榷指獨木橋,它的穩定性全靠城門口繩索,而繩索的另一端正是由守城士兵掌握。

 翻譯過來就是:茶、鹽等物就如獨木橋,來往之物皆由朝廷決定專有,所以叫‘榷茶’、‘榷鹽’。

 榷茶實行後,民間茶園全部移植官辦茶場,銷燬民間所存茶葉,徹底壟斷茶葉生產貿易。

 從此朝廷把茶葉賣與商人,再由商人轉手賣出,其利全由唐廷把持。

 但榷茶推行不久,唐廷就發生政變,榷茶半路崩殂。

 但是沒關係,宋朝會將其發揚光大】

 趙匡胤咬牙: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宋朝是‘榷茶易馬’的堅決擁護者,一是節約國內銅錢,不使銅錢向外流通,被他國拿去做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