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各行祖師AB

 等等!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排行榜?

 眾皇帝呼吸一頓,心中火熱起來,按後人之意此榜針對全世界?

 人總是奇怪的生物,對一些事物總是有莫名的勝負欲。

 比如眾皇帝就想確認一件事:朕是否在榜?

 劉徹心裡默默計算名次,華夏僅七人在榜,蔡倫佔其一僅剩六人他不由自主地挪了挪身子,心中微微忐忑:朕應該…或許在榜吧?

 若自己不在榜,豈不是矮了別人一頭?

 自己好歹是‘麒龍鳳’的一員吶!

 與他不同的是秦始皇篤定自己在榜,但他不敢確認自己排在第幾。

 這份榜單是全世界、幾千年內挑選.他眉頭下沉,不知此榜是後人列榜,還是西方…此榜若出自西方之手…他不敢保證自己能得頭首。

 想到有人高於他,秦始皇心中煩躁,本不欲理會此榜,但莫名的…就很在意。

 他神色如沉水,整個人散發出不開心的情緒,後人,為何不能把榜單列出?

 就是,李世民亦是同樣看法,給他們下了魚餌卻又不揭開謎底,後人實在過分!

 東漢

 蔡倫低頭看著準備呈給皇后的紙,有些茫然地問旁邊小黃門:“神蹟說的是咱?”

 他一宦官竟能影響人類進程?

 還在百名中排名第七?自己何德何能啊!

 他精製紙藝是為了討皇后賞識,讓自己更有權勢,沒想到.一不小心就名留青史了?

 正茫然間就見內宮小黃門匆匆而來,言陛下召見他!

 漢和帝劉肇拉著鄧皇后的手,看蔡倫捧著一疊潔白的紙張,頓時笑道:“神佑大漢吶!神蹟剛講造紙術,咱們的尚方令總管就得紙了。”

 蔡倫面色惶恐地下跪想要自辯,自己身為宦官怎麼能壓過陛下?

 他剛開口就被劉肇打斷:“且起吧!你能上榜也是為咱們大漢爭光,朕當賞才對!”

 說罷他拿起紙問道:“此紙有何特殊之處?”

 紙早已用於宮中,只是寫畫直接極容易泅墨,用之不便。

 見陛下心情甚好,蔡倫心下鬆了口氣,連忙躬身講解:“回陛下,此紙不走墨不泅字,極適合書寫作畫。”

 “哦?”劉肇和鄧皇后來了興趣,提筆蘸墨親自書寫一番,果真順手不泅。

 “好!”劉肇剛想說話就聽到天幕正在解釋蔡侯紙特點。

 【蔡倫改良造紙術最大的好處是節省成本,改善紙的質量。

 最初的紙叫做絲綿紙,其工匠在製作絲綿時,會把煮熟的蠶繭放在竹蓆上衝洗打爛。

 曬乾後席子上會殘留著一層絲綿,把這張薄棉綿剝下,就可用於寫字,這就是最初的絲綿紙。

 到漢武帝時期紙已經出現了灞橋紙,其材料主要用大麻纖維製成,它的纖維很長,製出來的紙色暗黃,質地粗糙表面並不平滑,學術界認為它不算真正的紙。

 後來漢平帝時期又有了金關紙,此紙暗黃色,原料採用麻筋、線頭和碎麻布塊製成,但質地較稀鬆類似咱

 們村裡用的草紙。

 漢人在金關紙的基礎上?()???*?*??()?(),

 把造紙技術再次升級()?(),

 出現了中顏紙()?(),

 這種紙經過舂搗、打漿及抄造工序()?(),

 可以用毛筆在紙上書寫。

 最後就是咱們都知道的——蔡侯紙!】

 漢

 劉徹精神大振:原來他早就有紙了?他怎麼不知道?

 他拿眼覷少府:“說吧!紙在哪裡?

 少府比他更茫然:哪裡有紙?他不知道啊!

 陛下,漢武帝時期,現在是陛下你寰宇天下時期,十年後也是你老人家獨尊,有沒有可能會出現在往後?

 劉徹嫌棄地揮揮手,讓他退下;沒用的傢伙,還是得靠抄後人小抄。

 陛下…少府委屈,但少府不敢說!

 【在蔡倫改良紙質之前,紙都不是書寫材料的主體。

 任何事物想要推廣必須簡單、方便、成本低!

 蔡倫站在前人肩上,將紙藝提高降低造紙成本,使紙有了大面積推廣的基礎,因此他製作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蔡侯紙就完美地切中以上優點:成本低: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選擇原材料;

 蜀人用麻,閩人可用嫩竹,北方選擇桑皮,沿海用海苔…農耕地區可用麥面稻稈為原料,紙!它不挑食!】

 秦

 秦始皇全神貫注地聽著天幕講述,見造紙竟然不挑原料時,眸光一亮,忍不住擊節大讚:“好!”

 不愧是四大發明,此術極好!

 殿內博士也覺得甚好!

 他們看到天幕上的紙線,心頭火熱不已,有了紙他們的學說能得到更好的記載傳承。

 自己的學說傳到後世,他們也是一派祖師名垂千古,想

到此眾博士全都眼巴巴地看著天幕:造紙術流程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