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各行祖師aa

 對對對,要堵堤壩可以用泥沙嘛,哪能如此奢豪用黃豆呢?

 天幕的話得到全天下百姓認可:黃豆可是糧食,不興如此糟蹋!

 而李冰等挖渠建堤之人,全身注意力都落講述上。

 管湧?

 翻水花填補空隙?該怎麼填補呢?

 可惜神蹟只略略地提了幾句,就不再複述,李冰等人只匆匆好記下,抱著筆墨眼巴巴地望向神蹟,期望它能再說幾句。

 【畢竟地主家也沒餘糧,咱們的大豆也需要進口啊!

 事實上咱們大豆歷經相當複雜曲折:從全球最大出口國——到勉強自足自用——最後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其中辛酸難以講述】

 秦始皇複述:全球最大出口國?

 劉徹沉下臉:勉強自用?

 李世民驚愕:全球最大進口國?

 朱元璋皺眉:後人又被卡脖子了?

 【20世紀初咱們大豆出油率高,品質好,深受歐洲各國喜愛,是創造外匯的主力!

 1930-1936年間,咱們的大豆產量佔世界份額的89.4%、86.6%及83.3%。

 在1930年年末時,大豆出口額就達到五百萬噸,咱們在當時是妥妥的世界大豆第一生產國。

 新中國成立後因國內糧食供給不足,耕地減少了大豆種植,勉強達到自給自足,而如今】

 天幕語氣加重:【2022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9108萬噸,佔國內用豆量83%,這個數字已經是連續七年進口下降的結果。

 而燈塔國19年的大豆產量多少?

 9666.87萬噸,咱們的進口額幾乎趕上人家的生產量】

 朱元璋瞪大了眼:後世難道把燈塔國大豆給包圓了?

 【為什麼會這樣?

 咱們是世界上大豆本源國,為什麼咱們現在用豆卻要依賴燈塔國、巴西阿根廷?】

 唐

 李世民搖搖頭輕嘆:“後人也有力有不逮時。”

 神蹟才降臨時,後人再三強調西方威脅,他們也震撼後世強大,認為後人自謙。

 誰知道後人說的是實話,僅僅洩出的一鱗半爪,就足以讓他們意識到,後世在他國圍攻中走得艱難。

 房玄齡捻鬚討論:“後世格局如同春秋戰國,其複雜程度又遠超春秋戰國。”

 最起碼趙楚燕齊秦等國不管怎麼爭奪天下,禮儀思想同出一脈,彼此有相同的認同感。

 後世各國可沒有共通之處,有的只有血淋淋的爭奪!

 他的話得到其他同僚認同,哪怕大唐四周有強敵環繞,但他們仍能以文化獨佔鰲頭,受四方敬拜。

 而後世卻失了這個長處,雖有武備震懾天下,到底不如文化好使。

 看來後人為強國走得艱難啊!

 【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啊!

 燈塔國的大豆想賣給咱們,但咱們

 農作物有配額保護制,國外大豆無法大量進入國內。

 燈塔國會怎麼辦?】

 天幕給出答案:【向錢看的國家本質都一樣:用強!】

 秦

 秦始皇眉頭微皺,又是賈商!

 大秦重農抑商,經天幕點撥知賈商作用,沒想後世國家竟然以經濟為矛頭攻城掠地。

 他低頭打開吳越春秋,望著計然言語心中默道:計然,誰是大秦計然呢?

 自從知道綱成君蔡澤是計然傳人後就,他想要重用綱成君,沒想到他們君臣緣分淺薄,半月前綱成君因病離世斷了計然傳承,而他也失了大才。

 秦始皇合上竹簡輕嘆:“人才難得啊!”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當年英國棉布想要進入國內市場,被拒絕後用大炮打開國門。

 而燈塔國想要把大豆賣給華夏,他們選擇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利器,阻擋華夏經濟騰飛!

 華夏想要進入世界貿易市場,可以!

 但你們想要加入世界市場賺錢,是不是該出點血?

 比如簽署《中美農業合作協議》,降低大豆等農作物關稅?以及解除對燈塔國小麥的限制。

 華夏不願籤?

 沒問題我們不強求,但別怪世界各國不帶你玩!

 我們要發展經濟,就必須加入世貿,但對方條件擺在明面上,咱們該怎麼辦?

 只能籤!

 1999年咱們簽下了中美合作協議,放開大豆市場】

 漢

 劉徹注意力放在大豆關稅和小麥限制上,心緒幾轉頓時明白後人棄大豆保小麥。

 但是…燈塔國的目的僅僅為了大豆買賣?

 聯想到後人曾言糧食保衛戰,劉徹摩挲著下巴猜測:燈塔國定有後手,讓後人在糧食上跌過跟頭,這個跟頭就是大豆?

 【燈塔國的大豆哪來的?

 咱華夏的!

 大豆被引進燈塔國後,當地人認

為大豆潛力巨大,在1929年時燈塔人莫爾斯來華研究華夏大豆。

 三年後莫爾斯沒付出任何代價,就帶著六十多箱資料回國。

 這些資料裡包含了4451份大豆種植經驗,以及各種品種的大豆樣本,莫爾斯還得了個稱號‘大豆之父’。

 他歸國的同年,大豆產量就超過了小日子,1943年燈塔國大豆產量佔全球60%。

 1995年農業巨頭孟山都發明轉基因大豆,產量得到鉅額提升,大批大豆開始銷往華夏。

 到1970年時燈塔國大豆已經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

 明

 朱棣心中掐算幾番後神情凝重,1936年華夏還是大豆產量國,不到十年華夏就被燈塔國打得節節敗退?

 後人陣地未免失得太快!

 經過天幕數次提及賈商,他察覺到後世西方賈商地位非常高,國與國之間打的是經濟戰。

 那麼他能不能用經濟鉗制周邊不臣之國?

 問題來了,滿朝文武誰善經濟?

 他可得是記得大明是窮死的!

 天幕嘆了口氣:【當年英國打開大清國門後,得到的利潤不可想象。

 燈塔國阻攔咱們,怎麼可能只為了售賣大豆呢?

 售賣那裡有壟斷產業鏈來得賺錢!

 從咱們簽下農業合作協議那刻起,燈塔國就對咱們張開了獠牙!

 1999年降低大豆等農作物關稅,燈塔國大豆正式進入國內掠奪大豆市場!

 2000年農業巨頭孟山都公司,利用把華夏大豆品種改造成轉基因大豆。

 這種轉基因大豆抗病、抗旱特點顯著,出油率也比傳統大豆高出10%。

 為了搶佔華夏大豆市場,孟山都免費向農人發放種子,當大豆快要成熟時,孟山都告我們侵權。

 最後農人只好把即將成熟的大豆燒掉,改用本地豆種,企業沒了大豆來源,只能選擇他國進口。

 2001咱們加入世貿的這年,大豆進口量佔到豆量的48%,數額突破一千萬噸】

 天幕輕嘆:【燈塔國用時不到百年,就取代了華夏在全球中的位置,並且讓咱們依賴他們的大豆。

 到2003年,美國露出獠牙撲向華夏,利用做空手段讓華夏虧損巨大】

 三國.蜀漢

 劉禪聽著神情激動道:“幸好朝廷有相父,否則大漢財政早已困竭。”

 魏、吳兩國都需要大漢蜀錦,大漢又需要魏吳兩國糧食。

 為了利潤最大化,相父下令蜀錦必須用大漢直百錢結付。

 所以魏吳購錦必須先換蜀錢,再用直百錢購買蜀錦。

 而朝廷則利用直百錢吸取魏吳經濟,維持大漢財政甚至出軍北伐。

 他身旁的諸葛亮輕輕搖頭:“今民貧國虛,朝廷能支撐到現在,全仰仗於蜀錦。”

 他抬起頭給劉禪解釋:“後人遇到的就是魯國困境。”

 劉禪聽得非常認真,相父自比管仲,經常對他講解管仲經濟。

 相國說的魯國困境,其實就是齊魯織綈之戰。

 管仲利用織綈瓦解魯國經濟,最後敗於齊國。

 而後人遭遇就是中了管仲經濟之謀。

 劉禪心有慼慼地摸了摸頭:幸好有相父,打經濟戰咱們是專業的!

 【他們對付咱們的手段就是幾板斧,偏偏這幾板斧給了我們難以忘卻的傷痛!

 1.西方提高大豆成本,把原價2300/噸炒到4400/噸;

 2.燈塔國農業局出面加碼,宣佈大豆不會增產!

 這消息華夏油商瘋狂搶購大豆,搶購大豆量高達800萬噸;

 3.燈塔國農業局宣佈好消息:咱們有大豆啦!

 被炒到4300/噸的大豆價格暴跌到2200/噸。

 太過差異的大豆價格,讓華夏油商選擇:違約!

 我們不要定金了,不要貨了總行吧!】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敢計算咱們,該殺!

 天幕冷笑:【不行!燈塔國圍獵華夏行動才開始,他們怎麼會放棄?

 於是四大糧商起訴華夏油商違約,要求他們賠償60億美元(400多億)人民幣;

 同時孟山都等農業公司,聯合封殺咱們大豆產業鏈,禁止大豆出口。

 他們直接把咱們七寸掐住,打得我們沒還手之力!】

 民間

 聽到糧商要求後人賠償,民眾紛紛大罵:“賈商太壞了!”

 “對,沒錯!賈商重利無義,都不是好人!”

 …

 站在人群裡的賈商:…冤枉啊!那時西方賈商,跟他們有何關係?

 他們可不敢參與國家戰爭?行商只是為了餬口而已!

 【大豆戰爭帶給咱們的是永久創傷:

 短短一年時間,國內千多家大豆企業只剩下了90多家存活

,其中有64家為外資控制,民營企業全軍覆沒,只剩國家兜底的國企勉強支撐。

 同樣大豆種植經過大豆猛漲到猛跌,豆農損失巨大,整個大豆產業被嚴重打擊。

 大豆產業鏈從原料到大豆加工壓榨,再到大豆產業生產都受到重創。

 四大糧商趁機收購各企業,一舉掌控85%的產業鏈,擁有壟斷市場能力,決定糧油定價權。

 我們現在常用的金龍魚、滿香園、胡姬花等糧油品牌,其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

 燈塔國針對咱們近百年的佈局,到現在暫時無解!】

 唐

 “嘶嘶”李世民倒吸一口冷氣,後人竟然無解!

 糧油乃民生大計,豈能落於旁人之手?

 他指腹不停摩挲,如果是他…呵呵,異族敢坑他?

 李世民笑得嗜血,當他大唐刀鋒不利?

 可惜後人…他埋怨地看了眼天幕,有些恨鐵不成鋼:你們後人不是要復興嗎?

 怎麼能讓人卡脖子?

 【為什麼大豆不能重返出口巔峰?

 因為咱們國家耕地面積有限:

 我們用7%的土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已經是奇蹟。

 咱們有18億畝耕地的底線,但要實現大豆自給自足,大豆耕種面積要達到8億畝,這是非常困難且不現實的想法!

 大豆被歸為主要糧食作物,但與大米和小麥及玉米相比,它的產量及經濟能力趕不上其他糧食作物。

 這也是當初為了加入世貿組織,國家選擇保小麥開放大豆市場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又是玉米!

 它到底是什麼作物?竟然能被劃為主要糧食?

 糧食永遠是國家大事,若他們不知道玉米也就罷了,而現在知道卻無法親見,這讓歷代君臣心癢不已。

 玉啊!

 可惜天幕心硬如鐵,無論秦始皇等人如何呼喚,也沒有解釋:

 【大豆的主要價值在於:油脂和豆粕及化工業原料。

 但在油脂上,大豆沒有完全的性價比,因為可替代性太高;

 大豆油在東北地區比較受歡迎;

 而長江流域等居民更喜愛菜籽油,山東北京和廣東等地區花生油消費得比較多。

 相比豆油,咱們對豆粕的需求更多,咱們畜禽養殖業越強大,對豆粕飼料需求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