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唐太宗篇完

 【當然吃丹藥這件事也不能落下咱們的豬豬陛下,作為‘龍鳳豬’一的員,龍鳳二人鄭重表示:他們不會拉下任何一位團員,畢竟他們是有團魂的】

 劉徹大怒:什麼團魂?朕是麒麟不是豬!

 把龍鳳豬給朕改成麒龍鳳,聽見沒有?

 另外朕不吃丹藥不吃丹藥,後人你膽敢汙衊朕!

 可惜他的自白陳雪並沒有接收到,但還是好心為他‘洗白’:

 【單從史料和社會背景來看,秦始皇追求的是‘不死藥’,而非人工丹藥;

 當年盧生懼怕秦律捲款逃跑時,他曾大怒:“為求不死藥,朕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誰知他們竟拿來練丹藥!”

 至於盧生練的丹藥秦始皇有沒有服用,史料並無記載。

 但並不妨礙大眾對他的印象:秦始皇吃丹藥求長生】

 秦

 秦始皇望著天幕上抱著一堆丹藥瘋狂大笑的自己,臉皮一抽,特別是聽到耳旁傳來‘額滴,額滴,都是額滴’時,整張臉已如墨滴水,黑得不能再黑。

 他握劍的手青筋乍現,嘴角抿成一條直線,心中怒氣橫生又無可奈何。

 天幕、天幕!

 秦始皇心中咬牙:你戲耍朕還不夠?

 朕已經知道長生不可望,不用你再三提醒!

 而低下的扶蘇卻是悄悄地鬆了口氣,有天幕復說,父皇該不會再勞民傷財追求長生了吧!

 【傳說中的‘不死藥’難求,方士被迫轉換方向,改為人工煉製仙藥,宣稱藥金(黃金)和仙丹能使人成仙。

 對於他們的說法,求仙深資粉漢武帝,抱著懷疑的態度親自煉藥金。

 看著煉出來的金燦燦,豬豬陛下宣示:朕一定要成仙,好讓自己快樂無邊。

 於是以自身經歷和大把錢財,煉丹首次發展高峰期給捧了出來。

 但我查閱史料後發現,漢武帝似乎只吃玉屑和無根之水(露水)合成的丹藥?還是天藥?】

 不等天幕解說答案,劉徹就超大聲地反駁:沒服,沒服!!

 朕練黃金是作為食具增加元壽,別汙衊朕!

 什麼叫做煉丹高峰期,朕求仙人見面,求仙人見面知道嗎?

 別動不動就說朕上當受騙,豬豬叉腰:後人氣煞朕也!

 可惜天幕的話再次給他致命一擊:【不管服沒服,反正大眾對他的印象:漢武帝吃丹藥求長生】

 當自己被天幕解說如何被騙的劉徹,瞬間萎靡:

 這個謠言怎麼傳出來的?

 扶蘇好奇伸頭:這就是天幕說的團魂嗎?

 隨即接到自己父皇眼刀射擊…咻~(扶蘇掩嘴撤退)

 【至於唐太宗服用丹藥原因,很簡單:身體不好,身體每況愈下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早年行軍作戰太拼;

 二是李家遺傳疾病風疾發作;

 兩方疊加讓唐太宗從早年不信丹藥長生之說,轉為求丹問藥只求減輕身體痛苦】

 唐

 被人解剖死亡原因的感覺並不好受,李世民怔怔地望

 著天幕,抱著小兒子的手微微一緊,引得還是嬰兒的李治放聲大哭。

 長孫無忌下意識地想要伸手結果九皇子,卻接了個空:“陛下把九皇子送回皇后處吧?”

 “不用”李世民側身躲過他的手,笨手笨腳地哄著哭鬧的稚奴,他下意識地想要避開自己臨死前的痛苦,不願聽他未來如何。

 所以他需要人來轉移他的注意力,而懷中的稚子是他現在全身心的寄託。

 【唐太宗打仗非常密集,多數戰役又是大仗硬仗,對身體機能消耗非常大。

 用他自己的話講:朕自少年起遭遇天下大亂,征戰四方,餓了也無法安生吃飯,也沒有休息時間。

 會戰就是我的飯碗,兵器就是我的衣服。

 像淺水原之戰,對戰雙方:

 西秦薛舉父子:其境內有官馬可用,所以騎兵戰鬥力十分兇悍。

 唐太宗:兵力劣於薛家父子,正面對上毫無勝算。

 作戰方式:唐太宗趁夜佈陣誘敵,與敵酣戰一日,又圍城一夜,經一日兩夜才讓薛仁投降。

 此類通宵達旦的戰役對身體機能消耗非常大,也虧得唐太宗年輕,才能戎馬青春,支透生命。

 身體再好,其嚴苛的外部環境也給他留下傷患印記,如柏壁之戰】

 唐

 聽到天幕提及‘柏壁’二字,群臣就恨得牙癢癢。

 那場戰鬥太難了啊!

 程咬金抬頭甕聲甕氣地為天幕解述他的看法:“陛下是大唐聖君,當知陛下有天命庇佑,你後人當多贊陛下才是。”

 若無天命在身,陛下危急時也不會有蛇鼠在寒冬時節竄出驚醒陛下。”

 當年陛下在跟宋金剛對戰時,陛下上山偵察敵情,結果累得睡在山丘上,那時可是寒冬臘月,稍有不察就被凍死過去。

 聽到他提及往事,

房玄齡等人眼中慶幸,幸好有蛇捉老鼠將陛下驚醒,才讓他順利歸營,否則哪有大唐今日?

 宋金剛啊李世民揉了揉額角輕嘆,當明他與宋金剛力戰兩日兩夜,最可怕的不是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而是後勤無糧!

 想到此,他面露苦笑,太上皇想要遏制他的實力故意截糧,讓他全軍上下僅剩一羊可食。

 耶耶呀

 【這場戰爭給他身體留下霜凍記憶,即使登基身在九重天,身披珍裘他仍然感覺寒冷。

 所以他才會修建華清池,好隨時泡溫泉緩解身體病痛。

 偏偏唐太宗身上除了早年暗傷外,還有家族遺傳病‘風疾’。

 這也是為什麼凌煙閣上的老臣平均年齡60+,而唐太宗卻早早離世的原因之一】

 天幕長嘆:【帝王作為古時人類最高職業,它既撐天下生殺予奪的尊榮,也受到萬民意志的壓力。

 整個華夏史上皇帝人數多達三百餘人,其它因病死亡者,達兩百餘人,佔總人數的69%。

 不僅是李唐有遺傳病因,其他朝代都有遺傳疾病存在】

 天幕畫面一轉,現出一排列表:

 前魏曹老闆家族,曹老闆

 有出血性頭疼,其家族有糖尿病遺傳。()?()

 如魏文帝曹丕就患有糖尿病,還不停地到處給糖賣安利,結果早逝。

 ?想看南漳的《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直播]》嗎?請記住[]的域名[(.)]???%?%??

 ()?()

 北齊高氏有遺傳精神病,其發病方式各種各樣,如開國皇帝高洋就喜歡袒露形體,有行為怪異等症狀。()?()

 宋朝趙氏除高血壓外還有恐懼症,因對自我的不安全感,對身處環境懷有恐懼之感。()?()

 吳國孫家根據史料行為來看,應該有躁狂症,是家族性的陣發性室纖性顫動。

 明朝歷代帝王疑似…】

 歷代君臣看著一排排的帝王疑似病例一愣,他們還等著天幕講述李唐病因,沒想到天幕先把打擊的箭射向自己。

 不是,你講李唐就講李唐,關他們何事?

 怎麼扯到自己身上了?

 獨坐一室的曹丕呆愣地看著手邊深紫飽滿的蒲桃(葡萄),又低頭望向杯中甜膩的糖水,神情盡是不可置信:朕不就是愛甜了點,怎麼會因此早亡?

 他的質問得到其他帝王的認同:你們後人能不能講清楚?什麼疑似?應該?

 這些詞讓他們很慌好嗎?

 各君王下意識地捏捏手臂踢踢腿,天幕你看,朕明明就很強壯嘛!

 他們身體好壞影響著朝廷局勢,若非必絕不會讓外臣知曉他們身體狀況。

 天幕你知不知道你一張嘴,又給朕惹了多少事?

 面對群臣驚疑的打量,趙匡胤等大宋皇帝暴跳如雷地為自己辯解:“朕行軍作戰冠勇三軍,朕豈會有恐懼之症?”

 朕哪裡恐懼了?

 而朱棣摸著自己的膝蓋,對天幕亦是怒斥:“後人胡說八道,朕行軍打仗患的是溼疾(風溼),才不是什麼家族遺傳病!”

 每逢犯病他都會服用‘靈濟宮符藥’治病,你一後世小兒知道什麼?

 給朕看診、驗方了嗎?

 他們朱家才沒有什麼家傳病,大明天子好得很!

 【從貞觀六年起,唐太宗每逢盛夏,都會去九成宮或清涼山避暑,緩解病痛。

 到貞觀十一年時,太宗對養生之道產生濃厚興趣,還曾詔洞庭山道士胡隱遙入內殿問以攝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