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龍鳳豬鳳

 殿內沉寂無聲,無形的氣勢在兩人之間激盪,壓得連空氣都凝滯起來,空曠的大殿只剩下兩道淺淺的呼吸聲。

 火燭燃燒許久後,劉邦突然嗤笑出聲,打破凌厲的肅殺之氣:“太子右腿真的無法醫治?”

 呂雉背脊挺直,強壓著眼底怨色,神情硬冷盯著他:“盈兒也是你親子!”

 子不教父之過!他不類已,你又何時重視過他?

 “太子是朕親子,但”劉邦一甩袖袍,兩眼微眯,上下審視她半晌,殘酷地揭開儲君本質:“皇后,朕是大漢國主!”

 作為父親能包容兒子仁善無為,但做皇帝,朕必須考慮大漢江山,億萬兆民!

 歷史證明,太子無法為君!

 甚至連…他眼眸張合幾息後,移開了視線啞著聲再次追問:“盈兒右腿徹底無法醫治?”

 見事無挽回之地,呂雉身形晃動地後退半步,流淚垂首叩拜:“盈兒即便不良於行,作為母親只想他安生活著,平安到老!”

 呂雉指尖死死掐入掌心,眼眸絕望悲慼,但凡盈兒有三分硬氣,她也能竭盡全力扶持他,可是他沒有.

 如此仁弱的太子,她拿什麼跟劉恆一系比?

 劉邦見她示弱,神情變幻幾轉後,垂眸靜靜道:“朕會將恆兒記到你名下,盈兒為安親侯,居京城享諸王待遇。”

 只是…他的子孫只享富貴,無緣大統!

 “謝陛下”

 史書評價:高皇后呂氏,生安親侯,佐高祖定天下高祖世後臨朝稱制,安臣民削諸侯王.使天下宴然,刑罰罕用,最終還政漢文帝,母子相得傳為佳話。

 後人稱:呂后是隱藏的漢朝太宗皇帝!

 漢

 在帳篷外餵養羊的張騫,見到漢騎從天而降時,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見到漢軍了?他獲救了?

 當他確認眼前的人是漢軍時,這個飽經滄桑的漢家漢子痛哭出聲:十二年了.整整十二年,他終於能重返漢土了嗎?

 他受天子詔令,持節出使大宛,以求聯盟同擊匈奴,沒想到天不憐他,西行路途坎坷,至今歸鄉不得。

 “你叫什麼名字?”

 “張騫,騫是”

 還未將自己身份道出,就被小卒驚喜打斷:“張騫?將軍將軍,張騫在這?”

 正激動的張騫愕然驚住,這是怎麼了?

 等他回過神時,他已經洗漱乾淨,站在未央宮內面見陛下.

 上首劉徹翻閱完張騫上呈的竹簡,看著殿內粗糙又蒼老的漢子時,長長地吐出一口氣,這是他的好臣子啊!

 只有他才能為朕鑿空西域,創下不世之功!當賞!

 於是話中帶出幾分讚揚之意:“愛卿出使西域多有辛苦,兩次被匈奴所拘仍不失漢節,卿不負漢使之名也!”

 張騫準備回稟西域細節,卻突然察覺到不對,陛下怎麼知曉自己被匈奴兩次扣留?

 見他茫然疑惑,劉徹自豪又故作淡然地輕輕揮手:“把神言呈卿一觀。”

 來吧,愛卿,為朕為大漢震驚吧

 !

 朕代天牧民受神庇佑,現神蹟降臨大漢,乃萬萬漢民之福兆也!

 他大漢,定能千秋萬世!

 張騫迷茫接過竹簡,表情從a到c再到o,嘴張得溜圓,半晌後合起竹簡鄭重向上首下拜:“臣為陛下賀,為大漢架。()?()”

 劉徹親身扶起他,笑得很是親切:愛卿啊!日後還需你通西域,串聯各國,將絲綢賣到羅馬啊!

 唐

 從武德末年起大唐三年連續有災,為尋救災方法,李世民特下詔讓大臣上疏治旱之道。

 當看中郎將常何的奏章時,他神情驚愕:“朕記得常何武力突出,素來不諳治國之道,他何時能寫出如此絕妙治旱之策?()?()”

 難不成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來人,傳常何。()?()”

 ……

 政務結束後,李世民興沖沖地回到立政殿,接過皇后遞來的熱帕,胡亂在臉上一擦,迫不及待方牽起愛妻的手與她分享:“觀音婢,朕又發現一大才,名為‘馬周’,常何上疏的二十條治旱之策,皆由他所作,此策甚有條理可見這人非等閒之輩。?()_[(.)]???♀?♀??()?()”

 長孫皇后見他面色疲憊,轉到他身後為他輕揉太陽穴,輕笑道賀:“恭喜二郎又得一大材,他是常何友人?”

 怎會讓常何代為上疏?

 馬周出身貧賤,窮困到連店家都住不起,是常何見他才能出眾,胸懷大志,才將其收為家客,把他送到朕跟前。

 李世民拉著愛妻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側嘆道:“天下大才何其多,朕卻不能盡收,實在可惜?”

 且朝堂全是士家大族,對皇室掌權不利。

 他眼眸微眯,總要像漢武帝那般,升拔寒門才子,中和朝堂,平衡各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