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龍鳳豬組合—西方

 漢

 聽到後人猶如實質的嘆息,劉徹端踞在上首緘默不語。

 他沒有理會跪伏在地的公孫弘等人,雙眼死死地盯著‘23錢’,23錢意味著什麼,他比天幕更明白。

 23錢!劉徹半垂眼簾,遮住眸中洶湧的情緒。

 提升口賦錢,他在逼百姓反漢嗎?

 垂首沉思間,耳畔似乎又響起父皇的臨終之言:讓百姓能活下去,不要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重現在世間!

 這句話是大父教導給先皇,先皇又傳給他。

 而他在百年之際,又會將這句話,叮囑給下任漢家天子!

 這句話是劉氏子孫警醒之言,深記秦亡為教訓,要把這句話銘記於心!

 他未來為什麼違逆此話?

 劉徹緘默半晌,一把扯過案上的帛布,指尖微顫地撫過漢匈戰爭記錄,死死地抿緊唇,最後把勝敗二字刻入心底,深深地合上眼,反手覆住漢家的敗績。

 未來的他對匈奴用兵屢敗後,為何還要堅持征戰?

 劉徹心底毫不猶豫地浮出答案:為後世子孫不受匈奴侵擾,亦為他自己。

 他不接受如此難看不敗績,也不願讓匈奴再懸視大漢!

 但結果呢?

 天幕告訴他:大漢打的是匈奴+西域,終其一生,他都未能將匈奴徹底碾壓。

 現在的他,還會想徹底打滅匈奴嗎?

 劉徹猛地睜開眼,眸中盡是堅定:打!

 漢家血辱深仇,豈因畏懼失敗不打?

 不打難道留給兒孫解決?

 在他的人生信條裡,從不會因懼怕而退縮,只會知恥而後勇,積蓄力量再次攻擊!

 理清思緒後,他掃過跪伏在地的汲黯等人,屈指往案敲了敲,神情淡漠:“未來的事做警戒,爾等無須以此勸諫朕。

 諸公要做的,是研究如何痛擊匈奴,除國內利弊,讓民強國富。”

 對於讓海內戶口虛耗之事,有天幕示警,他不會再走未來老路。

 但同樣如何給朝廷生錢,亦是當下之急。

 明年啊.…劉徹抬起頭望向天幕,長達幾十年的漢匈大戰,明年就要打響,到處都要用錢吶!

 不僅費錢,還費糧啊!

 出來生錢,又該怎樣增產糧食呢?

 等等…那個他設計農具、創新耕作法的趙過在哪裡?

 公孫弘見汲黯伏首泣諫,也不能打動陛下,只好轉身對衛青霍去病深深一拜:“願兩位將軍能多保重自身,更期望衛將軍能為大漢多練精兵。”

 嗯,最好一漢當十胡,早點殺完早點罷兵。

 攤上一個任情的陛下,他也難啊!

 衛青:不知該如何回應?

 霍去病:咳咳,陛下還沒放我進軍中呢?

 (帶著期盼的眼)要不丞相幫我說說情?

 唐

 李世民扯起衣袖擦了擦眼角,晴雨表?

 說得真好!

 後人最後一段讓他動容,恰巧他又翻到東漢書籍‘會稽記’,裡面幾句記錄讓他感悟更深

 :

 東漢會稽百姓用木刻成人形()?(),

 奉為秦始皇()?(),

 放到大禹廟中進行祭拜。

 後會稽太宗廟王朗?()??&?&??()?(),

 認為為他是無德之君()?(),

 命人將木刻投入江中,百姓又重建設始皇廟宇祭祀。

 連史書批判甚多的秦始皇,亦有百姓念好,那漢武帝呢?

 賈商、被迫流亡的百姓恨他,但他拼命抓錢安置的七十萬百姓,定是念著他的好吧?

 晴雨表,晴雨表,李世民用力眨眨眼,不想讓眼中淚水落下。

 讓百姓能感沐聖恩,生活有序,這才是為帝王之道!

 他要做個與秦皇漢武,都不同的好皇帝。

 正感悟間,就聽到天幕語中充滿遺憾,落在他耳中,卻如晴天霹靂,炸了個魂飛:

 【我們小組在查詢資料時,曾有過討論:如果漢武帝知曉西方的羅馬,每年花費42.5萬金磅,購買華夏絲綢。

 他會不會在壓迫百姓時,給他們一絲喘息的空間?

 會不會提前用絲綢拉攏西域諸國共擊匈奴?再將國內商人整合,組成官方商團赴西方賺錢?

 畢竟42.5萬金磅換成黃金…嗯,差不多13萬—15萬金吧!】

 劉邦&劉桓&劉啟&劉徹等漢家天子,瞳孔放大,當場表演一個原起立:多少錢?

 每年15萬金?

 所有人呼吸都急促起來,15萬金,劉徹胸腔直跳動,急步衝到殿內,指著還是空蕩蕩的輿圖顫聲道:“張騫.張騫什麼時候回來?”

 汲黯艱難地從喉嚨中擠出答案:“元朔三年,就明年。”

 按大漢最高軍功賞賜,一士兵賞四萬塊錢,

15萬金夠他賞多少人?

 鉅額的數字把宴上君臣炸得頭暈目眩,即便羅馬離他們遙遠,但仍有想派使者西行的衝動。

 遠是遠,但賺錢啊!

 “陛下,我們打匈奴吧!”霍去病對羅馬不感興趣,但他知道要到羅馬,就要先將匈奴幹掉。

 抓到機會的主父偃激動上前:“臣願為漢使,前往西域諸國遊說。”

 在各國間攪弄風雲,不就是他縱橫家主場?

 未來朝堂上容不下他,既然如此不如西行建功立業,做那有用之人,生食五鼎方為大丈夫!

 【當初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是期望他能找到傳說中的大月氏,讓它出兵與漢夾擊攻匈奴,斷匈奴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