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沫但不甜 作品

第975章 補足短板

    但就是因為這個理由最後也沒教。

    後來為了應付全國烹飪大賽和其他一些比賽需要,楊振興稍微學了點,可也只能雕刻一些比較小的造型。

    比如刻個南瓜冬瓜的當湯盅啊,用蘿蔔之類的邊角料雕刻個小花這種的。

    很顯然就這樣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應對烹飪大師界別的考評。

    不求雕刻的多麼精緻,但至少不會拿幾朵小花作為作品接受打分,不然不用想就知道成績肯定高不到哪裡去。

    好在時間上還比較充裕,這次楊振興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

    提到國內在食品雕刻方面的大師,就楊振興瞭解的有四位。

    一位是滬市的王再青,是首屆瓊花杯食品雕刻大賽銀獎獲得者。

    楊振興認識這位大師還是在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上,當時對方獲得了果雕比賽的銀獎。

    一位是秦皇島的鄭長友,對方還是京城食品協會食品雕刻專業委員會理事。

    在首屆瓊花杯上獲得了雙優獎,同樣獲獎無數。

    第三位是吉省的鄒雲翔,被譽為‘中華食雕第一鶴王’,師從‘中華雕刻第一龍王’趙春源趙大師。

    從名號上就能知道他的食雕技術有多麼精湛。

    最後一位就是剛提到的‘中華雕刻第一龍王’趙春源。

    趙師傅研究出的一套獨特的雕龍技法,雕出的龍在全國堪稱一絕,已經不限於食雕範圍,不然也不會被冠上‘中華雕刻’的頭銜。

    這個雕刻可是很廣泛的,證明了趙師傅的雕龍技法同樣在其他材料雕刻上具有很高的參考借鑑價值,被其他雕刻行業認可。

    今年,陳師傅在第一幅大型泡沫雕九龍壁的基礎上,再次製作了一副更大的仿真上色九龍壁。

    作品長六米七、高一米七、厚零點三五米,是北海九龍壁真品的四分之一大。

    在第一副六分之一大小的基礎上,再更高難度上挑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