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86 章 186(含21w營養液加更)

 這份“縱虎歸山”的自信,換一個此等年紀的人說出,或許難免有過於傲慢的嫌疑,從李清月的口中說出,卻令唐璿深信其中的每一句話。

 她有這個資本,說出“她會比欽陵贊卓成長得更快”,她對於吐蕃局勢的評判也顯然有其道理。

 欽陵贊卓或許是個人才,在其父祿東贊死後也將在重壓之下以更快的速度成長起來,但論起天縱奇才,安定公主又輸給了他哪一點呢?

 今日她可以殺了祿東贊,斷絕了吐蕃意圖把控吐谷渾的夢想,明日她也可以在欽陵贊卓意圖東進的時候覆滅他的夢想,甚至——

 先一步打到吐蕃腹地去!

 “對了,”李清月忽然止步,而後回頭開口,打斷了唐璿在此刻的思忖,“既然我們和吐蕃的交易已經說定了,那也不能厚此薄彼了,回去把與白蘭羌和党項羌的交易也給談妥吧。”

 唐璿輕咳了一聲,“公主倒也不必用不能厚此薄彼來說,他們恐怕巴不得公主願意跟他們談交易。”

 既是交易,那就意味著大唐還願意讓他們存在,在今時局勢之下,這都可以算是恩賜了。

 畢竟,他們可不是吐蕃。

 吐蕃雖然遭到的打擊不小,接連損失了二萬多的精兵在此,被擒獲俘虜的那些也絕不可能再被放歸回國,但吐蕃到底還有十幾l萬兵力在藏原深處的衛藏四茹地帶,這二萬的損失,還不到要讓其亡國滅種的地步。

 白蘭羌和党項羌卻不同。

 他們不曾出現一個如同松贊干布一般的雄主,將他們整片族群所佔領的土地完全集中起來,現在又因吐蕃的調度與錯誤指揮,讓他們在進攻吐谷渾防線的時候遭到了近乎致命的損失。

 更麻煩的是,祿東贊自西傾山防線撤離的時候,又將他們視為棄子丟在了後方,讓他們在認清為人所誆騙事實的同時,也被何其殘酷地困在了此地。

 對他們來說,大唐與吐谷渾的態度,可以說是決定了他們的生死。

 他們已顧不上罵祿東讚了。

 此前各方都為追捕祿東贊以及處置吐蕃後續問題操心,顧不上他們這些不重要的小角色,便讓他們覺得有一把屠刀始終被架在他們的脖頸之上,可以說是睡不安寢食不知味。

 現在終於能有一個結局了,不必再在這裡胡亂猜疑,竟還能算是個解脫。

 “也不能說他們是不重要的小角色。”李清月隨同弘化公主登上那西傾山塢堡朝著遠處的山下草場看去,輕聲感慨:“一萬多的兵力,就是十幾l二十萬的人口,放在大唐境內都是一筆可怕的人口資源,何況是在邊地。”

 當這批人口還是彼此之間有部落之分,並不能團結在一處的時候,就更有價值了。

 只是眼下看不太出來罷了。在尕海湖前的草場上,他們臨時結起了營地,像是一團被驅趕在沼澤邊緣的黑點。

 “那麼大總管打算如何安頓他們?”弘化公主抬手,示意後方的侍從不必跟上她們二人。

 一聽這個稱呼,李清月道:“怎麼弘化姑母也按照這個稱呼來說了。()”

 弘化莞爾,自然是因為,我在以吐谷渾王太后的身份,和你這位甘松道行軍大總管商議對這些俘虜的處置。吐谷渾如今外患暫除,內憂卻不減,此次誘敵深入的兵力投入又不在少數,總得爭取到足夠的利益,才好讓族中的有些人閉嘴。?()_[”

 李清月覺得,自己應該沒有聽錯,當弘化公主說到“閉嘴”二字的時候,話中分明有幾l分昭然若揭的殺意。

 可見這閉嘴一事,在她這裡大概遲早有些其他的處理方式。

 想想這些吐谷渾貴族在抗擊吐蕃期間幹出的蠢事,不奇怪弘化剋制不住拔劍殺人的念頭。

 不過如今,自然是先以戰利品堵住他們的嘴,讓與吐蕃交戰數年的吐谷渾先得到些緩和休養的時間。

 “還是說,你打算多分點利益給那位知情識趣的東女國女王?”弘化公主佯裝苦惱,“唉,要這麼說的話,我也是沒辦法,畢竟吐谷渾總是被放棄的一方……”

 李清月黑線:“……姑母。”

 “行了行了,同你開個玩笑。”弘化公主端正了幾l分面色,“你若是想將党項羌作為壯大東女國的資源,我也沒覺得有何不妥。前幾l日我和那位斂臂王女有過一次交談,倒是挺有意思的。”

 李清月問:“如何有意思?”

 弘化公主答道:“這位斂臂王女有些統兵作戰的天賦,卻在政務上有些天真,大抵也跟東女國地處偏狹,此前又無對外擴張機會有關,但她的母親早年間能想到與大唐往來,又在安定你抵達藏原後選擇派遣部將跟從作戰,倒是個聰明人。”

 “斂臂王女說,她的母親在她臨出發的時候告訴她,女國不可能在這場大唐營救吐谷渾的戰爭中一鼓作氣發展外擴,成為這藏原之上的強國,但她們可以成為第二個吐谷渾,只不過一個守在藏原與隴右的要塞上,一個守在藏原與巴蜀之間。”

 李清月目光閃動。

 弘化公主繼

續:“與此同時,她們又註定了不會是吐谷渾。因為吐谷渾如今是大唐的和親公主主政,也處在更為要緊的關隘上,形同於大唐連綴在外的州郡,東女國卻還是一方鄰國。所以真到了談條件的時候,必要的親疏之分,反而對她們來說是有好處的。”

 “她說她此前還不太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在參與了西傾山一戰後,卻恍惚有些明白了。”

 在弘化公主的娓娓道來間,李清月彷彿又想到了她彼時會見這位湯滂氏女王的景象,“是,這位東女國主確實有些門道。”

 她的判斷並沒有錯。

 在處置俘虜的同時給吐谷渾與東女國讓利裡,哪怕她不能完全自己做主,還要在隨後的還朝中奏報天子,但先吐谷渾後東女國的原則是不會變的。

 而像是白蘭羌與黨項羌,代表的並不僅僅是他們本身,還有這藏原上其餘與他們相似的藏原部落,不適合被直接一口氣消滅他們的族群印記,強硬地將他們歸併到吐谷渾與東女

 () 國的境內。

 否則,這等唇亡齒寒的教訓,勢必會讓此地發生新的動亂。

 那麼要如何安排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這些党項羌人、白蘭羌人要想活命,就要給出足夠的利益給大唐、吐谷渾以及東女國。

 這些利益的輸出乍看起來並不要命,甚至還能算是大唐給了他們在叛逆之後求生的機會,但隨著大唐對吐谷渾與東女國的支持增多,這份此消彼長,終究會變成一方為另一方所吞吃的導火索。

 而在最開始……

 “先讓這些戰俘去鹽池挖鹽滷吧,同時讓他們的族人湊夠給他們贖身的馬匹錢財,慢慢將人換回去。”李清月說道,“我會向阿耶建議,將兵器錢物分撥於吐谷渾與東女國,馬匹則送回大唐。”

 李清月的面色凝重了幾l分:“姑母不要怪我將馬匹全數截下,畢竟前兩年大唐四方征戰,才損失了不少騎兵,尤其是西域之地……”

 “若非此前那一萬多騎兵的損失,恐怕欽陵贊卓也沒那麼大的本事說動西突厥與回紇再度反叛。此次庭州與西州相繼淪陷敵手,蘇將軍要將其收復需要付出的騎兵,恐怕也不在少數。這部分戰馬的消耗,只能從白蘭羌等地來出。”

 弘化公主會意點頭。

 “至於領地擴張一事上,我的計劃,可能也與您此前的想法有些不同。”

 弘化公主奇道:“如何不同?”

 李清月指了指西北方向:“我希望吐谷渾往青海湖以西的方向繼續擴張,而非往南,進而拿到從藏原往安西都護的這一片群山隘口。”

 也就是,欽陵贊卓之前調兵的那片區域。

 “此地原本也有部分曾是吐谷渾的領地,只是被吐蕃奪去了而已。眼下吐蕃新敗,不得不先解決內患,對於此地的布兵必然鬆懈,正是吐谷渾的機會。至於吐谷渾以南的地方,便留給東女國來蠶食,正好也能讓你們兩方少些利益爭端。”

 李清月目光灼灼,“若你兩方均能得手,此前是吐蕃野心昭彰,希望能憑藉著完全侵佔吐谷渾,拿到進取大唐的機會,如今就是我大唐要在這藏原的一角站穩腳跟,隨時能夠繼續擴張,也斷了吐蕃北進西域的夢想!”

 局勢,已經變了啊……

 這番話傳入耳中,弘化公主的目光也微微有幾l分恍惚。

 此刻被安定勾勒在面前的前景宏圖,在得到李唐真正意義上的發兵支援之前,她其實從未想過。

 以至於這些謀劃在被李清月說出口的時候,她還有須臾的走神,而後才意識到,她好像確實不應該只將目光放在吐谷渾與東女國之間過渡的地帶,而應該放在……更遠的地方。

 她忽聽李清月繼續說道:“如此一來,姑母既是吐谷渾的王太后,又何嘗不是我大唐的前線將領呢?”

 李清月收回了往西北方向看去的目光,再度轉向了面前,目視了兩山已漸漸朝下蔓延的積雪之色,又笑了出來,“就是此地的氣候,著實不像中原內陸,比之我那封地所在的遼東還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