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26 章 126(二更+慶祝凱旋的加更)

 其實非要算起來的話,盧照鄰在這幾個月裡也沒閒著。

 自打安定公主出海作戰之後,他和王勃都被派遣海州,一面督辦著白水晶礦的挖掘,一邊與太史局中被派遣到此地的人一起修正航海羅盤的形態。

 在本就已從李淳風手裡倒騰出個大致形態,又隨時可以出海測算精準度的情況下,航海羅盤從重心調整、指針穩定到額外製作出一批小型陸用羅盤,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說起來,太史局的工匠還有嘗試製作旱羅盤,直接將指針託舉在軸上。”

 “你們成功了嗎?”李清月問道。

 盧照鄰搖了搖頭,“海州一帶的工匠技藝都不差,尤其是負責打磨白水晶的那一批,但是用這種方式做旱羅盤,精準度還是不夠高。”

 “這批工匠中有些還是早年的宮廷匠人後裔,在揚州政變後往北逃難駐紮到此地,但也還缺了些打磨的精準度。按照太史令在寄來的信中說,匠人技藝和術算技法若能結合一下就好了,要是還不行的話,他打算過陣子來試試。”

 李清月有一瞬間在想,盧照鄰一個好好的文化人沒在宮中書局內好好進修,反而被丟到此地來,是不是多少有那麼一點屈才,結果下一刻她就聽到他說道,“不過在太史令來前,我也在此地打聽了點其他的門路。”

 “我跟那些匠人往來數月,用教他們算經十書為由混熟了關係,就聽他們說起,在海州有戶人家姓馬,能以鐵、木之物為材,製作機關奇巧之物,可惜您也是知道的,這年頭的匠人地位不高,自然難以顯露名聲在外。再加上比較特殊的一點是,這家是個女戶。”

 聽到前半段的時候,李清月還真有點意外了。這麼說的話,盧照鄰這人還挺有交友本事。

 他雖出身范陽盧氏,但顯然在和這些社會底層百姓打交道的時候確實沒架子,反倒像是來民間採風悠然自得。

 但聽到後半段的時候,她又忍不住在目光裡顯露出了幾分凝重之色。

 唐代的女戶雖然是有,但大多日子過得很窘迫。

 她在早年間隨同劉仁軌一起走訪的時候,就專門看過長安和洛陽的戶籍。

 在為數不多登記的女戶之中,因為衡量標準裡的勞動力和田產不足,基本都被歸在下下等戶中,而且除非是丁寡,其餘情況按照均田令是分不到田地種植的。

 沒有田地,在古代的環境中簡直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幾歲的女戶主?”

 盧照鄰答道:“十六七歲。我聽相識的匠人都對這家的手藝推崇備至,原本也沒想有什麼顧忌,只先登門問詢一下,可緊接著便是聽聞公主自海外折返,唯恐您還有其他事情吩咐,就先來青州了。”

 “十六七歲的女戶主是不能被授田。工匠之家存有餘財的情況也不多見。”李清月若有所思,“如此條件之下,她並未出嫁,而且傳揚在外的說法還是馬家有機械造物之才?”

 她歪著腦袋朝著盧照鄰看去,

 就見對方的臉上頓時閃過了一縷恍然。()

 要這麼說的話,這很難不讓人猜測,這位馬氏女有手藝傍身。

 ?本作者千里江風提醒您《[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盧照鄰當即答道:“等我回到海州即刻登門!若此人真有這樣的本事,我馬上將她延請到工坊之中,為公主效力。”

 “該叫大都督,不是叫公主。”黑齒常之在後面忽然蹦出來了一句糾正。

 李清月好笑地回頭看去,“你是非要在別人身上把場子找回來是吧?”

 之前趙文振誆騙了他一次,他便在趙文振剃掉了頭髮去當探子的時候陰陽怪氣了一句對方敬業。

 現在總算被他逮住了個稱呼出錯的,他直接把李清月的那句糾正話給套用了上去。

 但這等較真脾氣李清月也懶得跟他計較,倒是讓他看起來多了幾分脾性鮮活,不是個木頭降將。

 黑齒常之顯然沒覺得自己說錯了話,一臉正經地低頭朝著兩個人看來。

 盧照鄰和他整整差了一個頭還多,在這種身高壓力之下,險些脫口而出一句“知道了”。

 但他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其中有些不對,“等等,公主是不是還沒給我一個熊津大都督府中的官職?”

 官都沒給,憑什麼讓他改稱呼?

 身為公主伴讀的王勃扭頭捂住了額頭。

 盧照鄰剛才沒走過來的時候還在說,他一個文弱書生混在這樣的隊伍中,是不是過於不合群了一點。

 現在再看,就靠著這身硬骨頭,絕沒有什麼不合群之說!

 他明明就很合拍!

 ------

 “所以作為主簿,多幹一點活也是很合理的對吧?”

 王勃看著盧照鄰面前多出來的一疊名冊,一時之間不知道自己是該當同情他還是該當羨慕他。

 安定公主並未計較於盧照鄰的那句失禮之言,反而當場給出了熊津大都督府主簿的位置,足可見對盧照鄰的器重。

 可公主麾下文官的稀缺,也意味著一個天大的麻煩。

 按照公主的說法就是,等盧照鄰回到了海州再去繼續幫她找那位馬氏女,將那航海羅盤之事儘快收尾,但現在他既然人在青州,又恰好遇上了公主有事要忙,需要儘快辦理完畢後啟程長安,“主簿盧照鄰”當然要能者多勞。

 盧照鄰朝著他翻了個白眼,“要不是大都督想讓你在三四年後先考科舉出身,給自己積攢點名聲,說得好像你逃得過去一樣。”

 但當他將目光轉向這些名冊上的一個個名字時,又忽然覺得,自己確實該當儘快將其整理妥當。

 他深吸了一口氣。

 那是一份戰功名錄。

 也是一份——

 熊津大都督與河南道府兵之間的聯繫。

 “你也別歇著了,幫著一起吧。我看我們還得想想辦法,怎麼讓大都督手底下的文官多來幾個。”

 李清月往外走這一趟,乍看起來得了不少可用之才。

 但再一細看,新投到麾下的幾乎

 ()都是武將。()

 雖然也沒指望公主能從新羅百濟高麗這些地方拉個謀士回來,但也不能文武不均衡到這個地步。

 ?想看千里江風寫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第 126 章 126(二更+慶祝凱旋的加更)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王勃一邊接過了盧照鄰遞過來的文書,一邊問道:“你覺得正常的情況下,像是我們這樣的人,是更願意去親王府中做個典籤、修撰之類的職務,同時在國子學太學之中進修,還是成為熊津大都督的刀筆吏?”

 盧照鄰遲疑了一瞬,“……若不知道公主是何種脾性,又有多少本事,恐怕還是前者。好在如今她有這份戰功在手,足可讓人知道,若要以功業起家,也能自熊津大都督府開始。”

 王勃:“所以你著急有什麼用呢,以你我二人的本事,最應當做的其實是等到一個屬於公主的揚名場面,將其以詩文傳頌。比如說——長安的獻俘大會。”

 “不過有些可惜了,”他將筆一轉,按在指尖,順手朝著硯臺上蘸了蘸,朝著盧照鄰挑釁道,“你盧主簿還要去海州繼續找人呢,這個事情就交給我來辦吧。”

 盧照鄰一愣。

 ……

 “你聽到什麼聲音了嗎?”李清月往營帳外頭指了指,朝著澄心問道。

 澄心側耳聽去,只聽到了一聲被拉長的“王子安——”。

 “好像是,盧主簿的聲音。”澄心答道。

 是盧照鄰在喊王勃的聲音。

 只是在說到盧主簿三個字的時候,澄心語氣裡還是稍有幾分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