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25 章 125(捉蟲)

 做出這個決定,將其付諸筆尖的那一刻,李治發現,這個決定好像並沒有那麼難下達。

 就像是英國公和李弘所說所表現出的那樣,就算他當真因風疾不能自主,對於女兒L插手軍權感到局勢不受控制的恐慌,在其餘的種種威脅面前,這都只能是被擺在後面的東西。

 阿菟怎麼說也是他和媚孃的女兒L,是他親眼看著長到這個年紀的女兒。在她身上流著的,是李唐王室的血!

 在天子病弱,朝政不安,邊境有變,番將實多的情況下,他怎麼能不相信皇后母女對他的忠誠,對太子的忠誠?

 他甚至該當如同英國公所說,給阿菟以更多的成長空間。

 大唐邊境的局勢複雜程度讓人頭疼到了什麼地步?

 高麗、新羅、百濟這三方擁擠在這片半島上的情況,可能還算是其中沒那麼糟糕的。

 當吐蕃和吐谷渾的矛盾被擺在檯面上的時候,原本地處荒僻的吐蕃已在悄無聲息間長成了一個巨大威脅。

 安西都護府以西的一片也始終處在領地爭端之中。

 若是阿菟在這一片交戰中表現出的天賦能被用到西部、南部的邊境上,讓李弘這位繼任者能穩坐中央,李治不僅該當獎賞,還應當對她有著更為破格的獎賞。

 唯有如此,才能讓她不必因為性別和年齡的影響,遭到番將的小看。

 ……

 “陛下今日的心情似乎不錯?”

 當第一日李治找上武媚孃的時候,她端詳了一番李治的神色,開口說道。

 “只是想通了一些事情而已。”李治不打算將自己之前的糾結繼續搬到檯面上來,朝著武媚娘說道:“你說阿菟的生辰之時,我若將她的封地食邑加到千戶如何?”

 武媚娘凝眸對上了李治的目光。

 在這份稍縱即逝的打量之中她可以確信,李治說出的這句話絕非試探,或者是什麼被迫做出的決定。

 而更像是為了應和此前的那句“重禮”之說。

 想來也對,對於李治來說,給出千戶的實封並非難事,畢竟自貞觀末期開始,諸子弟親王實封千戶以上其實就已經成為了定例,逾越這個規矩的也不在少數。

 他如今所做的,僅僅是符合了李弘所說的那樣——

 阿菟的立功遠比她的兩個弟弟多,也該當能有比他們更高的官職和待遇才對。

 這是一種再公平不過的評判標準。

 武媚娘問道:“陛下不怕朝臣覺得此種封賞有逾越之嫌?”

 哪怕是長公主,領到的實封也不過三百五十戶,而從公主的三百戶到阿菟如今的這個一千戶,算是翻了三倍還多。

 李治卻堅定地答道:“若他們覺得此舉有所逾越,那就煩請他們親自往昭陵、往太廟走一趟,讓他們告知於先帝,他所希望收復的高麗土地,已由他的孫女給拿回來了,現在他的兒L子想給他的孫女多賜予一些獎勵,就問這算不算是不合規矩。”

 他不僅要賞安定(),還要賞賜蘇定方和劉仁軌(),也要給任雅相與龐孝泰舉辦風光的葬禮,看看這些朝臣之中,到底能否因此重賞而被逼迫出幾個有武將之才的人!

 “那我看陛下得頭疼了。”

 李治回問:“這是為何?”

 武媚娘:“起先只有三百戶的時候,阿菟雖然猶豫於要將這實封選在何處,左不過就這麼點人,在眼皮子底下框定一塊地也就是了。現在有了一千戶……”

 她沒繼續說下去,但言外之意已經在打趣的話中了。

 一個連偷跑上戰場這種事情都敢去做的小公主,在選封地這件事情上,她必定更“敢作敢為”。

 李治又覺得自己有點頭疼了,忍不住回道:“這件事容後再說吧。”

 他今日已讓人將聖旨送往高麗了,除卻熊津大都督府和高麗的安排之外,其他的各種事宜以及官職委任都等到獻俘典禮上再行宣讀,不需要耽擱太多的時間。

 估計還得要個半月一月的工夫人才能回來。

 起碼他還可以再晚一點再為難此事。

 不錯,就是如此。

 “此外便是,我已應允了弘兒L,讓他隨同你一起籌辦迎接之事。”李治的話音微微一頓,又道:“他也確實該當多接觸些正事來歷練了。”

 若是參與到那巡視府兵之事對他來說還過於勞累,那就先在京城腳下多接觸些人吧。

 總得讓太子立得更穩一些才好。

 武媚娘答道:“此事我會適當放手的。”

 但在送李治離開後,她望著面前的卷宗,在目光中閃過了一絲銳利。

 陛下只覺這是母親帶著兒L子歷練實務,武媚娘自己卻很清楚,當太子也一併參與到此事之中的時候,作為太子生母的皇后可就有兩面好用的大旗了。

 更妙的是,她所迎接的人裡,還有她的親生女兒L。

 陛下啊,您可知道,與其寄希望於您賞賜下來的恩德,還不如用足夠的能力和權勢擺在外頭,由自己來爭取!

 ------

 皇后是這樣想的,遠在遼東的李清月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

 這封詔令在半月後送到了高麗的境內,但真正在蘇定方和李清月面前宣讀,又距離詔書到達過去了三日。

 李清月解下了斗篷,抖落了上頭厚厚的堆雪,快步衝進了點有暖爐的屋中,這才覺得自己像是活了過來。

 “真冷啊。”她搓了搓手感慨道。

 十一月之初的東北,那可真是太冷了。

 高麗境內的高麗王族抓捕早就結束了,但與高麗勾結的靺鞨人可還沒解決。

 距離高麗最近的三支靺鞨部的名字分別叫白山、慄末以及黑水。

 光是從其名字上都能聽出其所在的位置。

 最南邊的白山部和高麗相鄰,就駐紮在長白山一帶,居中的是慄末靺鞨,在三部之中的實力相對最強,而再往北,就是居住在黑龍江下游的黑水部。

 ()那也是後來的女真部落。

 “小將軍是不是感覺到自己的本事有點沒有用武之地了?()”

 對於蘇定方的這句發問,李清月一點沒帶否認地點了點頭。

 高麗和百濟之人,或多或少都接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也已經有了各自獨立的政權,在其國家存在期間的幾百年間,對於城鎮和防守體系的建設,和中原是有相似性的。

 正因為如此,她才可以用中原的兵法,甚至是打心理戰的方式,將他們給逐一擊破。

 但靺鞨部不是這麼回事。

 除卻能夠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之中往來,這些東北少數民族還處在一種相對矇昧未開化的狀態,就連和唐軍打游擊戰,都透露著一種隨心所欲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