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21 章 121(一更)

 蘇定方並不確定,李清月是否在進攻淵蓋蘇文的後軍之時就已經攻破了平壤,但當他看到唐軍旗幟和淵蓋蘇文軍勢大亂的時候,他還是毅然以這樣的一句話鼓動軍心,而後以最快的速度集結起了隊伍。

 李清月其實也不確定,在淵蓋蘇文重兵壓在蛇水之上的時候,當她發兵而來時,蘇定方能否儘快促成唐軍的渡河,但她依然兵分四路發起了進攻——

 劉仁軌與孫仁師率領水師兵馬留守平壤,以防後方生亂。

 金庾信率領新羅兵馬,突襲蛇水之後的高麗山城營寨。

 黑齒常之、阿史那卓雲等將領,領兵直取淵蓋蘇文的後軍與側翼。

 李清月則和劉仁願一併緩緩殿後。

 “我還以為公主會再一次選擇身先士卒。”劉仁願說道。

 他趕上隊伍要晚一些。

 沿途不斷攻城趕路造成的疲憊,讓絕大多數唐軍很難再以完全充沛的精力對陣強敵,偏偏淵蓋蘇文還不是一個尋常的將領,所以必須要有一路後軍穩住局勢。

 在百濟境內基本處於平定的情況下,劉仁願的大軍調撥也出不了問題。

 李清月望著前方已經展開的激戰,答道:“身先士卒也是要看場合的,之前是要讓我軍的強弩之末,仍能克敵制勝,現在卻是要活到勝利的終點。高麗寶藏王都已在我們手中了,我也相信,我們的大軍比任何時候都希望能達成善始善終的結局。”

 他們已不需要再有什麼激勵的言行,便會奮力達成這最後一戰。

 蘇定方那一頭也當如此!

 在抵達平壤之時她就已經從城中獲知,淵蓋蘇文大肆調度兵馬,是因唐軍在北路先後折損了兩位行軍大總管,以至於蘇定方及其麾下兵馬奮力鏖戰,在意圖強行渡河中,給淵蓋蘇文帶來了莫大的壓力。

 她也完全可以猜到,蘇定方那一路如此瘋狂的舉動,還是為了緩解南路的壓力。

 這樣的一方戰友!

 這樣的一位將軍啊!

 那麼當機會到來之時,就算北路將士疲憊,他們同樣不會延緩渡河的腳步。

 想必,這份勝利也是蘇將軍希望能讓他的老友看到的。

 雖然還相隔甚遠,她好像也能隱約聽到在風雪之中傳來了“渡河”的高呼。

 這些戰場上沸騰的聲音充斥著她的耳朵,讓她只覺握緊韁繩的那一隻手上都有著一陣潮溼的汗意。

 唯獨她的頭腦還在盡力保持著冷靜,讓她牢牢記得——

 她所要做的,就是作為南路主將調撥兵馬,全力促成這場南北會師!

 當她將目光朝著淵蓋蘇文的側翼看去的時候,就見卓雲已未曾辜負她期待的那樣,率領著此前一起進攻任存山的隊伍突破了那一線的防守。

 “攔住他們!”

 淵蓋蘇文的神情凝重,心中更是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半個時辰之前,他所擔心的還是對岸的唐軍會拿出強勢進攻。

 大唐將士的韌性遠遠超過了他的認知,就好像他的不斷增兵,在對面唐軍的眼中,也僅僅是多出了幾根柴火棍一樣。

 遠征的疲憊和嚴寒困苦絲毫沒讓他們有退兵之意。

 以至於他們極有可能要死咬著拉鋸局勢不放,直到他這邊露出破綻來。

 所以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敵人會從自己的後方襲來。

 還是這樣規模的兵馬!

 平壤以南在他的安排下建立起了三道防線,其中最為要緊的一路更是交到了他的次子手中。

 同時負責海岸線巡防的還有他安排在平壤以西的三兒子。

 他怎麼想都覺得,這兩人起碼不會在高麗處在劣勢的情況下投降敵方!

 所以當唐軍到來的那一刻,淵蓋蘇文很難讓自己相信,他並沒有經歷喪子之痛。

 然而他現在更需要應變的還是眼前。

 為了攔截意圖渡河的北路唐軍,避免再出現被契苾何力殺入營中帶走將領性命的情況,沿河的戍守軍隊本就是最為精銳的。

 後軍要麼是必要的輪換,要麼是他的軍資後勤人員。

 在這倉促之間,他們如何能夠做出及時的應變?

 更何況,這一個從後方打來,一個從側面殺入的將領,還都有著少見的悍勇。

 後軍頓時大亂!

 在淵蓋蘇文來得及轉頭作戰之前,那些意圖避開唐軍鋒芒的高麗士卒剛被聚攏在一起,就已經開始了無序的逃亡,讓後方的隊型變得混亂異常。

 也讓淵蓋蘇文陡然意識到,其中不少原本隸屬於平壤守衛軍的成員其實甚少經歷戰事。

 大難臨頭,他們也要更容易陷入恐慌情緒的影響之中。

 “回頭迎敵!”淵蓋蘇文一把拉住了副將吩咐道。

 他眼角的餘光已經看到了遠處山城塢堡之上同樣發生的交戰,這讓他被迫明白,這出意外來客的進攻堪稱面面俱到。

 在此刻,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他也毫不猶豫地朝著副將下達了另外一條指令,“再有後退之人,力斬不赦!”

 可也就是在這條指令下達的同時,對岸的戰鼓敲出了越發急促的聲音,唐軍的渡河攻勢以越發凌厲的方式襲來。

 在河上的渡船之中還有數十艘格外簡陋的,好像是在這幾日間才臨時伐木打造的。

 但當這些船隻被混在其餘渡船之中的時候,誰也不會覺得它們的存在有多可笑。

 淵蓋蘇文三步登上巢車,就見契苾何力依然像是他此前所做的那樣,身被盾甲搶先一步登岸。

 他擰眉怒道:“怎麼又是他!”

 一度追殺高麗兵馬三萬人的戰績,早在他近來的反覆進攻中傳入了高麗的營地,也讓他這一次率領更多人來襲的時候,讓正面對他做出抗衡的高麗人不由為之膽寒。

 也就是這少許退讓,便叫他抓住了進攻的機會。

 與此同時,黑齒常之也留意到了這方的突圍

 之勢(),當即調撥馬頭朝著這個方向統兵而來。

 卓雲與唐軍士卒在側翼快速挺進所造成的破壞力(),大大減弱了黑齒常之從後方殺入的壓力。

 他彼時是以何等悍不畏死的方式衝擊泗沘山城,如今也是以何種方式意圖殺穿高麗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