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013(修)

 第13章

 “他讓陛下追封太原元謀功臣?”

 長孫無忌自覺體力不比當年,在籍田禮後便先尋了個落腳地休息,哪知剛坐穩不久,就忽然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報信之人頂著上方忽然銳利的目光,“韓王是這樣說的。”

 韓王李元嘉向著李治說出的那番請求,都被他原模原樣地陳述給了長孫無忌聽。連帶著的,還有李治在隨後給出的回覆。

 但還沒等他說完,便聽到上首忽然傳來了一聲重響,正是長孫無忌一拳捶在了桌案之上。

 聲音不重,可太尉權傾朝野,甚少有這等失態的表現,今日卻——

 “我還是小瞧他了……”長孫無忌眉心緊鎖,意識到自己終究還是小看了李治的能力和抱負!

 他本以為,這出籍田禮不過是要給武昭儀抬個臉面,再給蕭淑妃和雍王李素節加碼,以抗衡王皇后和其名下的太子李忠,卻沒料到,在籍田禮上還能再鬧出個事端來。

 同在此地的來濟,是因長孫無忌的扶持,才能一路高升,越過了早年間與自己同修國史的李義府,先上位作了中書侍郎——中書省的副長官,後加相位,此刻眼見長孫無忌不悅,便飛快地盤算起了韓王鬧出這番動靜的影響。

 乍看起來,韓王李元嘉的請求沒有任何問題。

 他說自己先得到父親李淵的託夢,想要看看今日大唐,正逢陛下行籍田禮,他便提筆作畫,將今日場面給盡數描繪下來,也得到了李治的褒獎。

 因這份褒獎的來由乃是“先父”,他便順理成章地在李治提出要賞賜於他的時候,將這份恩德加給父親一輩。

 從李治的身份來說,獎勵祖父這話說不通,有小輩僭越的嫌疑,可獎勵祖父的下屬,顯然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李元嘉所說的那樣,陛下籍田禮中有君臣同樂,太宗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側,反倒是李淵當年的太原起義元謀功臣裡,能順利接續到下一朝的還有盛名在世,不能的便早已名望低微。

 倒不如扶持一二,以顯示陛下不忘李唐大業根本。

 當然,要來濟說的話,能認清太宗皇帝的本事遠勝於高祖的,方有流芳後世的資本!

 但這種話顯然是不能當眾說出的,除非他想被扣上一個不尊先帝的罪名。

 所以他能說的只是:

 “太尉不必如此動怒,高祖昔年冊封十七位太原元從功臣,給予免死嘉獎,表彰諸人契合元謀、同心運始之功,除了太宗外,其中六人進了凌煙閣。餘下的人裡,劉文靜、趙文恪犯上作亂,為高祖所殺,不可能被褒獎,剩下的不過八人。”

 跟八個最多被加點官職爵位的死人有什麼好計較的。

 加上已進凌煙閣的,最多也就是十四人。

 更別說其中還有些爵位已然不低,至多賞賜些珍寶罷了。

 長孫無忌的臉上沒有一點喜色,“那你倒是說說看,這些人都是誰?”

 來濟努力回憶了一番,“我

 沒記錯的話,其中有譙國公竇琮,渝國公劉政會,陳郡公殷開山,真定郡公許世緒,義原郡開國公武士彠……”

 來濟卡住了。

 ?千里江風的作品《[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等等,武士彠?

 那不就是武昭儀的父親?

 他這忽然中斷的聲音,讓長孫無忌不難看出,他已經想明白其中原委了。

 李元嘉不是個喜歡出頭冒尖的性格,今日的這出獻畫,比起真是什麼先帝託夢而為,倒更像是一出由李治策劃好的行動,而李元嘉只是被推了一把成為了其中的表演者。

 當李元嘉提出自己想要的賞賜之時,便成了李治圖窮匕見之時。

 他要給武昭儀的身上,再加一重籌碼!

 也給他自己多拉一些幫手!

 最麻煩的是,這件事在韓王走到臺前的時候,就是在同朝中諸人面前過個明路,既然李治都已經用“韓王純孝”四個字,為此事的性質蓋棺定論,便無人能對此做出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