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012

 第12章

 韓王李元嘉從來存在感不高,籌辦籍田禮各項事宜的官員也根本沒將他當做是個麻煩人物。

 偏偏就是這位,忽然在此時不見了蹤影。

 被拽住詢問的官員也懵了。

 倘若他未曾記錯的話,在方才他還看到過李元嘉,但現在……

 糟了!

 要是真在岐州地界上丟了個王爺,他們的麻煩可就大了。

 得虧在此時,忽然有個小宦官朝著他們跑了過來,“陛下讓我同你們說一句,韓王聲稱有要事要辦,暫時不在此地。”

 一聽這話,兩人齊齊鬆了一口氣。

 是陛下知道的就好……

 可這頭的問題剛解決,二人緊接著又瞧見,岐州老農隊伍後頭,竟然多了一批人。

 這些當地的農人,一部分要在陛下親耕之後,跟在官員的後面犁地,以示遵從天子之意尊奉天時、勤勉勞作,另一部分,則要在周遭作為籍田禮的“觀眾”,所以並不是隨便從周遭村莊中喊來便完事的。

 岐州官員好不容易才從本地百姓中選出了一批形象過得去、背景乾淨之人,唯恐其中鬧出什麼事端。

 但此刻,這裡面竟然多了幾十人。

 若是尋常的多出人來,恐怕還沒有這樣明顯。

 然而打眼一看,這其中起碼有半數,是十歲上下的孩童。

 年齡是個硬傷啊,哪有這麼玩的!

 握著成人所用的農具,對他們來說還有些不易。

 只能說,得虧這些人也是幹農活出身的,體力早養出來了,乍看起來還都像那麼回事。

 以至於這高低錯落地一站,竟有些老幼相攜、躬耕農事之感。

 不不不,不能這麼想。

 第一印象是一回事,這些人並不在計劃之中,就是另一回事了。

 歧州這兩位官員又想抹汗了。

 大概是他們朝著那頭看得太久,小宦官又插了一句,“這也是陛下同意的,人是由韓王選的。”

 二人面面相覷。

 行吧,既然陛下都拍板了,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只不過……

 “韓王今日怎麼這麼能折騰?”在目送著那小宦官回到陛下身邊後,其中一名官員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你管他能不能折騰呢,”另一人回道,“陛下的長輩裡,這位若能擔起重任,也不是件壞事。”

 韓王聰慧,品行又是人人可見的出挑,在這等本無關大局的事上稍有出挑,確實不是問題。

 也或許是因為他平日裡的低調處事,在岐州官員間鬧出的短暫騷動,根本沒有引起這籍田禮隊列之中的察覺。

 長孫無忌距離宗室的隊伍最近,倒是注意到了他的消失。

 但比起韓王,他此刻更為在意的還是陛下的舉動。

 如果說,李治將籍田禮驟然敲定,且放在岐州境內,從未徵求過他的意見,已讓他意識到,他這好外

 甥掌權之心日盛。

 那麼今日他放任武昭儀只站在距離他數步的位置上,想要讓這第二杯落入田地之中的酒水出自此女之手?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便是他將對王皇后、對關隴勢力的不滿,明晃晃地擺在了檯面上!

 他不能不在意此事!

 偏偏此時王皇后正在長安舉辦親蠶禮,乃是依照陛下所託,履行皇后之職,竟讓人一時之間難以揪出什麼錯處來。

 但對長孫無忌而言,這一記暗藏警告意味的巴掌,已經落在了他的臉上。

 他心中盤算著回應之法,告誡陛下莫要如此天真,還是褚遂良推了他一把,這才並未錯過隊列的移動。

 “太尉如有想法,也得等到此間事了再說。”

 長孫無忌微不可見地頷了頷首,接過了侍從遞過來的酒器。

 當他抬頭朝著前方望去之時,正見袞冕在身的天子已執杯高舉,朗聲念道:

 “農為天下之本也,今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欲天下勤務農桑,素有蓄積以備災害。”

 春風方興。

 穹廬之下,他記憶之中的青澀少年,早已不復存在,只有面前這位有進取之心的帝王環顧四野,意態正盛。

 李治聲音更為洪亮:“眾卿——”

 “舉杯——”

 這一杯杯酒水,不必有人額外提醒,便已自先後站位,依次傾倒于田畝之上,作為對社稷土谷之神的尊重。

 他將手中酒杯放下的那一刻,又連忙有人將擱置禮器的托盤奉上,取而代之在手的,是一把鋤頭。

 籍田禮規定,天子帶頭鋤地三下,文武臣子各三下,隨後由庶民將這塊方田鋤完。

 岐州官員膽戰心驚地看著步驟到這裡,那些臨時入列的孩童與少年人依次下地,扛著鋤頭緊跟著前頭隊列行動,生怕有什麼人的好奇心在此刻作祟,以至於鬧出麻煩來。

 好在這些要命的錯誤並沒有發生。

 他揉了揉自己有點被吹凍著的臉,發覺因這些少年人的參與,春日田地之間竟還多了幾分舉目望去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