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十六章 枯邑

大部分小子,他們最好的出路就是成為一個士兵、手工業者、自耕農。

(貴族相當於元老院,國人相當於公民,小子相當於自由民,奴隸便是奴隸。)

同樣的,貴族(大夫)的後代中,只有嫡長子或者長女,才能繼承貴族身份,貴族的其餘後代,自動降級為國人。

小子的所有後代,均為小子,如果小子破產,則可以賣身為奴,成為國家奴隸或者私人奴隸。

在這樣的體制下,哪怕國君的後代,到了第五代的時候,也有可能淪為奴隸。

只有國人和貴族有資格參與國家事務,有資格擔任官吏,有資格成為將領。

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防止貴族和國人的數量膨脹,導致後面養不起。

欣龍淵按照殷人的傳統,給自己取了日名-祖甲(枯祖甲),並且是在活著的時候取的。

早點取日名,讓枯人看到欣國的誠意。

不僅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取日名,而且還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取諡號-文,即枯文子。

這個時代的諡號體系並不完善,姬昌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取文王,姬發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取武王,所以這種事並不奇怪。

欣更是給自己取諡號-聖,即欣聖君(公)。

不僅欣國父子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取諡號,天下諸侯中,也有很多諸侯在自己活著時就提前取了諡號。

目前的大周還是草臺班子,一切都還不完善,很多事情都是隨便亂來的。

成為枯邑大夫後,欣龍淵沒有搞哪怕一個土木工程,也沒有對外進行戰爭,只是讓國人們帶著奴隸恢復農業生產,偶爾帶著士兵們去山林裡狩獵,既能鍛鍊士兵們的身體,同時也能補充食物來源。

“枯邑百廢待興,經不起折騰,何況枯人現在並不真心效忠我們,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都不要讓枯邑的民眾承擔太多勞役,讓他們好好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溫水煮青蛙,用悠久的歲月慢慢同化他們。”

這是欣對欣龍淵的告誡。

欣一直都是如此,他可以四處征戰、捕捉奴隸,也可以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可以束髮戴冠、傳播周禮,也可以恢復人祭、飲用人血,可以瘋狂納妾、生兒育女,也可以不近女色、靜心修行,一切都根據實際情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