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分治有司

 啊。 

 皇帝這般生猛嗎? 

 為改革財政制度,直接斷臂自救。 

 毅然決然廢掉大明維繫兩百年的攤派制度,更快刀斬亂麻將內帑和戶部切割,剝離。把各省倉儲,糧食局劃給十三清吏司,將各省財政集中到布政使和巡撫,兩者對戶部尚書和皇帝奏報,在戶部下增設轉運使司,讓朝廷牢牢抓住各省財權。 

 這魄力。 

 這勇氣。 

 內閣,各部官吏瞠目結舌。 

 關鍵皇帝的改革策略,並非無的放矢,相反,內帑和戶部切割,各部財權盡歸戶部,這直接開大明之先河讓戶部獨立。 

 戶部內,官吏職權更明晰,誰出事誰負責。 

 若陝西巡撫張曉,布政使徐大化,三邊總督練國事,都指揮僉事霍維華在場,必能猜出朱由校改革戶部的心思,即在為改變朝廷和地方的財政分配做準備。 

 沒錯! 

 朱由校這麼想,也這麼做。 

 財政制度改革兩三年,若諸事施行順利,他順水推舟改變財政分配。 

 財權。 

 在任何時代都是個香餑餑,任何官吏擔任都是肥差。 

 乾清宮,百官神色各異,有驚喜,有錯愕,還有鬱悶。 

 少頃,李國普率先打破平靜,直言不諱說:“陛下,臣鼎力支持財政改革,然而,我朝施行攤派制是以保甲為單位,精確到每家每戶,藉機瓦解宗族勢力和影響力,強化對基層控制力,此事需防患於未然。” 

 朱由校言語直白,連續發出四問:“相較於對底層的控制,目前,朝廷更該能搞清楚各省人口數量,萬曆年,江南在冊人數還不如明初,這合理嗎?” 

 “設市舶司,置海關總局前,每年除福建月港外,沿海到底多少艘船出海,分別出售什麼物品,朝廷能搞得清楚嗎?” 

 “朝廷施行攤丁入畝,廢除徭役前,各省除正稅以外,地方私自加派的賦稅都梳理過嗎?” 

 “人口,海關,稅賦,全是筆糊塗賬,何談瓦解宗族影響力,加強對底層的控制,若朕猜出沒錯,秋稅肯定還有地方欠賬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