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963.大刀落下





“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非常的不對味了——雖然他們也未必就對臥冰求鯉的故事多麼的推崇,真要細說的話,也覺得王祥為繼母這樣做實在不值得,這要不是感動了上蒼,寒冬臘月的,小孩臥在冰上這不是找死嗎?但……但,怎麼說呢?‘孝’這個事,在這幫北面百姓的生活中實在是太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了,哪怕有些圍繞它的產物不是那麼合理,但看到一國的軍主,這樣肆意且公然地攻擊著孝順之道,還是讓他們感到非常的陌生和不適。好像生活中天經地義的道理被顛覆了一樣,什麼叫做‘孩子有權利對父母的不合理要求說不’?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孩子倘若還能駁回父母的意,那麼費力巴哈地生孩子養孩子,為他們操勞又算什麼?




雖說這些人家平時也未必就對父母多言聽計從多無微不至了,但這是他們自己做得不好,當孩子的要孝順父母,這標準他們還是認可的。這第一個故事的點評,就直接把眾人的認知給直接顛覆了,他們有些人想辯駁,但卻又不敢:這可是六姐的批註!那是雲端的人,哪怕他們是鄰國百姓,也不敢亂說。只好憋著不出聲,實在不贊成的,走到一邊去不聽了,但大多數人實在是無聊,一本新書對行軍生活來說太寶貴,因此哪怕不完全贊成,也還是忍不住要聽著那邊繼續往下讀。




“第二個故事,孝感動天,這說的是虞舜孝順父母,得到天地感應和唐堯禪讓的故事……”




這故事也是二十四孝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和臥冰求鯉不同,因為這故事裡,身為反派的繼母和繼母所生弟弟,戲份比較重,大家是知道虞舜也有繼母的,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已經隱隱有點預感了,果然,讀到批語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為什麼孝子總要繼母襯托?套路真重複。換句話說,父慈子孝,既然繼母總是不慈為什麼還要宣揚孩子的孝順?強盜邏輯?”




啊……這……雖然不贊成,但卻也很難反駁!大家難受得好像有螞蟻在身上爬似的,不禁就抓耳撓腮起來了,但這還不是全部,接下來的話更石破天驚,“誰說虞舜孝順?誰說唐堯是禪讓的?強行把上古時期部落領袖編到自己的道德體系裡,儒家臉真大!虞舜那年代孝順這個概念可能還沒有產生,有沒有婚姻這個概念都不好說!如果虞舜來自群婚制部落怎麼說?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




“啊!直接開罵了!”




很多人差不多意識到的那個點,居然被批語直接挑破了,哪怕別的術語更拗口難懂,明白了這一點,大家都感到了相當的震動,讀書的那人,甚至趕緊把書本合攏,塞到了懷裡,左顧右盼一副做賊的樣子:雖然如今特科流行,但敏朝的道統還是儒家啊!這本書的批語直接就罵儒家厚顏無恥,還有那什麼‘強盜邏輯’,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都是強盜了,還能有什麼好話?這……私底下偷偷看看就得了,還當眾讀出來,就在皇帝和諸儒生大人眼皮子底下!這……這……他們可沒有這樣的膽子!




“這話怎麼能這樣說呢!”也有人試著想辯駁,但怎麼都找不出新的道理來,很顯然在完全理解對方的觀點之前,想要反駁也很難,急得結結巴巴,只能重複著這句話,“不能這樣說的!”




魯老二倒是聽得興致盎然的,哈哈笑道,“有些意思啊,讀唄!要有那犯忌諱的話咱們就小點聲——這反正是劉營的書!俺們不也在南下嗎?”




也是……這都走到彭城,聽那劉營的意思,便算是買地的地盤了,這書既然敢在彭城賣,他們讀得小心點應該也沒什麼……




看戲也難得,多日沒聽說書、讀報,新鮮故事的誘惑力太大了,又有劉營長做靠山,一幫人戰戰兢兢、猶猶豫豫,卻又還是忍不住還是重新掏出書本,但這一次朗讀聲音很小,眾人都是屏息凝神側耳聆聽,才能聽得明白:前面的小故事大致都來源於《二十四孝圖》,而且多是貶低挑刺的,很少有肯定的態度,還有一些言語莫名其妙,說不出貶低還是褒揚,很難懂其中的意思。比如說《扼虎救父》,評語有一段話就有點費解,說是:人和人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我曾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掐住了一隻老虎的脖子……




說是貶低不像,但細品又有點陰陽怪氣的意思,之後的段落還好懂一些,大致是說老虎的脖子的確是身上相對脆弱的地方,但絕不可能被一個少年的虎口環住,不要因為看到這個故事就誤以為自己也能掐死老虎,建議還是採取滑鏟好些,可以直接滑鏟進老虎嘴裡……這裡為什麼會有個滑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雖然之後也肯定了楊香為了保護父親奮勇鬥爭的精神,但總覺得這評語有點不正經……




《恣蚊飽血》,傻子邏輯,輕視百姓,如果百姓不懂得燃艾草驅蚊,早就被叮絕種了,而且蚊子永遠不會吃飽,把肚子吸大之後,再要進食會直接把血吐掉,再去吸新的。《嘗糞憂心》,這醫生逢人就說嘗糞可以知病情早被人打死了,而且要知道病情根本不需要品嚐,沒有任何一種情況糞便的味道會是甜的,再說醫生是怎麼知道的?他嘗過幾個病人的糞?為了宣揚孝道胡編亂造侮辱智商;《乳姑不怠》,透露編纂者變態的癖好,把他牙齒打掉就知道沒牙老人能不能吃稀飯菜泥肉泥了,退一萬步說,就算想吃奶,擠出來用調羹喂著喝兩口不行嗎?




……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被六姐點評之中似乎漏洞百出了起來,怎麼說呢,拋開點評中讓人讀不懂的部分,餘下的也不能說沒有道理,甚至很多人也逐漸習慣了這種不適感,反而覺得六姐的這些話也頗為新鮮,從中品出了一個新的重要標準:“哎,你們發現沒有,傻子邏輯、神經病邏輯、強盜邏輯,似乎六姐非常注重邏輯哎!且不知這邏輯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