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676. 橡膠業初成氣候(1) 雞籠島.徐長虹……





徐師傅點頭笑道,“不錯,一個小組包乾一個循環,四日九兩,但倘若是割了這麼多,我們林場就只收八兩五,餘下的五百塊,作為工人的獎金!”




這樣,一個月30日,休息六日,剩下的二十四日可以分為六個循環,一個工人一個循環多得250文的話,那每個月的獎金就高達1500!保底工資呢?徐師傅也給出了答案,“自然,這是上等膠乳產量達到450斤,若是不達350斤,那就只能拿底薪每日35文了,這個工錢可不算是高的。在350斤到450斤之間的話,一日的報酬便是50文,如此一個月下來,若是做得好,保底加獎金,收入能有三兩呢!”




三兩,這是絕對的高薪了,哪怕是衙門吏目只怕都沒有這樣的收入,很多過來學習的南洋割膠工,都是喜動顏色,東家更是滿臉的火熱——這些林場主都是有魄力的人,否則也不敢因為報紙上的一個號召,便舍了大本錢去異鄉開種植園,他們雖然知道跟著謝六姐走,多數不會虧,卻也沒想到居然能這麼賺錢——要知道,工人看到的是每個月三兩銀子的高薪,東家看到的,卻是每個循環林場能拿走的八兩五!




當然了,林場也需要很大的本錢投入,買樹苗、建房子、伐木、歸化林地,在橡膠樹出產膠液以前的五年、六年,這些投入完全都是要東家先行墊付,林業也和農業一樣,比較看天吃飯,如果天氣不好,大雨連綿那就只能減產(橡膠樹雨天不割膠),還要不斷的投入錢財去防治病害,但是,毫無疑問,承擔了這麼多的風險和支出之後,東家的所得依舊是非常豐厚的,一旦熬過前頭的五年、七年,進入到了橡膠豐產期,橡膠園簡直就是躺著賺錢啊!產量甚至還要比現在更高!就是金礦,都沒有這麼好賺的!




從教材中所說的知識來看,種一批樹,能夠穩定出產橡膠三十多年,這麼看,橡膠園的利潤,怎地不惹人垂涎?這些林場主,如今都是熱心無比,只想著回南洋去還要儘量擴大林場規模,再進一批樹種來。徐長虹見了也是一笑——他們這些初產的橡膠園,已經開始回本了,其中一個收入來源就是賣橡膠樹苗,自然是樂得鼓吹前景,也算是為自家增加銷路了。




“這些膠乳,是隻能賣給收購站嗎?”




眼看著前方一片濃蔭綠意,學員們雖然今日凌晨也高舉著火把,進山割膠,個個都是腰痠背痛,但現在心中卻也是火熱,對於橡膠園的一切都是好奇,自然,東家們也關心銷路,“眼下膠乳少,自然是高價,再過些年,雞籠島、南洋的橡膠都開始豐產時,收購站會不會反過來壓價?”




這也是重要的一點,凡事做買賣,總不願只和一家打交道,那太容易被壓價了,只可惜,答案卻是明確的,“收購站便是一家官營的,而且規矩很嚴格——這也是無法的事情,因為別家收了膠乳去,並沒有什麼用,只有衙門的官營工廠,才能把膠乳變成物件——你們別以為膠乳價格高,可知道如今一個橡膠球、一根膠管、一雙雨鞋……價格又是多少!”




“現在,木輪自行車早已不似從前吃香了,之後我們進城去工廠參觀時,你就看見了,現如今在雞籠島街頭,若是能騎膠輪的自行車,乘膠輪的馬車,那才叫一個不得了哩!生意要不是做到了海外去,當真是買不起這些,這膠輪自行車和橡膠輪胎,送到新安、壕鏡去,等重的白銀都是賣得的!就如同往昔的座鐘一般,賣得極昂!只是這一次,倒不是西洋人販來賣給我們,是我們販給洋番了!”




說到這裡,徐長虹面上也不禁現出了得色來,眾人聽了,雖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華夏為天下之中心,物華天寶之地,所有出產,令洋番讚歎稀奇,豈不是很正常嗎?不過卻也有種揚威海外的快活感,都是笑道,“如此,倒是叫人喜歡!倒不妄了我們在南洋一番辛苦。當時若不是報紙上說我們華夏缺橡膠,我們也不去開林場的!”




話自然都是揀好聽的來說,實際上是為了什麼去下南洋,就只有各自心裡清楚了,徐長虹自然是順水的人情,也說了一番好話,把他們捧了一番,便招呼他們去吃下午飯——割膠工每日凌晨起來,割完一圈膠,回到駐地吃個早飯,再睡個一個多小時的回籠覺,九點多去刮膠乳,刮完膠乳就是運來這裡,給收購站收走之後,再吃午餐。




午餐之後,他們還要上課學習,這裡的規矩和南洋就是不同了,經過這些年的經營,雞籠島人口已豐,學校不像是南洋那樣罕見,如徐長虹經營的這個林場,工人到了一定的數量,其實也和小村落差不多了,就有先生過來開班,東家也都鼓勵工人多認字,多學習,一個是學多了,人聰明,好交流好管理,另一個自然也是因為有政審分的激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