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662. 林場與女祭司 占城港.範老實 林場來……





至於報酬,那更是豐厚了,賺頭真比在農場做要高,尤其是伐木工,除了獵手之外,他們的工作是最危險最辛苦的,因此不但工資開得高,且賣木料還有抽成,這就很提得起來了——這些木料裡也有便宜些的,什麼金不換、菠蘿格,這些木頭一般都不運走,就在占城港賣了製作傢俱,銷路很好。




但也有貴重的木材,花梨木、酸枝木、印茄木,偶爾還能見到紫檀,這些木料,一根都是一根的價格,真是不低的,還是隨著買活軍開發南洋,陡然增產,略微下降了一點,但總體價格還是非常的□□,因為,毫無疑問,好東西是人人喜歡的,不止是敏朝的有錢人喜歡這些木料,西洋貴族,買活軍的新興人家,也都有對好木料的追求——別的不說,好木料打的箱子櫃子能傳好幾代人呢!還有放衣服都不容易黴壞的,實在是很值得投資的好東西。




範老實這三戶人家,因為是晚來了,挑不了工作,只能先做著植樹的活,這活相對就要安全得多了,因為植樹的土地都是砍伐過的,沒什麼蟲子,只需要平整場地,往裡栽樹就好了,這樹有橡膠樹,也有棕櫚樹,橡膠樹去年起就一直在種,等著四五年後開始割膠,棕櫚樹是種來平衡風險的——




橡膠樹是新樹種,和高產稻一樣,也要按照田師傅的方法來種,但五年後是否能如期產膠呢?這是不好說的事情,所以,比起五年來一門心思的種橡膠樹,萬一期間出了什麼差錯,整個林場都跟著血本無歸相比,最好的辦法還是把棕櫚樹也跟著種一些,至少棕櫚樹是這裡本來就有的東西,賣棕櫚油也可以保本麼!




植樹的人,就是這些活計了,照管已經栽好的林場,相對就更輕鬆安全了,橡膠林裡蛇很少,野獸也不愛來,因為本地的野獸並不採食橡膠樹上的什麼東西,蛇好像也不喜歡這種氣味——因為這個特性,農場裡也會種幾行橡膠樹,起到一點驅蛇的作用,不過大體來說,林場的吊腳樓,蛇患、鼠患確實比農場要小得多,這也是林場的一個優點了。




照管林場的巡林員,就是每日在林子裡轉悠一下,注意登記橡膠樹的長勢是否喜人,葉片是否精神,有沒有出現什麼疾病的徵兆就行了。即便是女人,也可以輕鬆完成,所以巡林員也要配合摘棕櫚果,種一種林場在山腳下的幾片田——他們是種點水稻自己吃的,自己有水稻,對於糧價就不慌了,還有幾畝地種了菜,這是漢人始終不習慣只吃南洋野菜的緣故。




一個林場,算下來也有五六十個成人,要再算上年紀不一的孩子,那就更沒數了,這其中土人、漢人大約各半,土人獵戶就有七八個,其餘的土人,大概都是十七八歲到三十一三歲的年紀,也有成家的,也有單身的,漢人在一開始是難以辨認他們的面貌的,要多習慣一段時間,才能從那些黝黑的面孔上分辨出五官的特徵來。




如果是在華夏本土,這樣的組合,範老實是絕不看好的,他隨隨便便就可說出太多的風險——遷徙來的漢人,四面八方,難以齊心,語言都不通,而土人如果也來自不一樣的部落,可能就會內鬥,如果都來自一樣的部落,那他們倘若抱團欺負漢人,該怎麼辦呢?




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南洋,他擔心的這些居然都完全沒有成真,林場的大家相處得不能說親如一家,但至少漢、土之間相當的友善,互相學習彼此語言的動力很充足,進步也很快,這些土人下山來工作都沒有超過一年的,但他們的官話水平已經能和範老實相當了。




這其中,交流的必要性,大概是很重要的一點,就像是範老實一家人,來到占城港以後,官話水平突然間也進步得很快一樣——之前,不論在哪裡,他們說客戶的土話總是有很多人能聽懂的,可現在到林場這裡之後,張阿定他們也不再說客戶人家的土話了,都說官話,因為林場的合夥人並非都是客戶人家,是張阿定結識的朋友,只是因為張阿定是客戶人家,所以被挑出來到港口去接收這批客戶罪民罷了。




既然大家都說官話,範老實一家人也就只能隨大流,他們也很快就發現,其實,就語言這塊來說,真沒有什麼學不會的,只有需要不需要罷了,反正,就現在的情況,一家人不分男女都必須做事的話,那就不存在什麼一家人始終有人學不會的情況,你怎麼樣都是要會的,只是掌握程度的高低罷了,只要不是傻子就得會,不然,連一杯水都要不來,只能做最基本的粗活,這誰願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