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第264章 版權費!

“都到買活軍那裡去了?”




半月以前,在姑蘇城外長洲葑溪一帶,馮氏老宅之中,馮猶龍也正有些吃驚地和友人談論著家鄉之中最新興起的這股風潮,“這麼說,茶樓酒肆裡的消息還是真的,連並山園王家的女眷都逃去了買活軍那裡?”




“正是如此了,聽說是為花街巷一戶人家豢養的船伕給誘拐走的,老馮你說可笑不可笑,一個花舫船伕,居然能拐帶上繡樓小姐,這讓王家姑娘閨譽何存?也難怪老王這一陣子都氣病了,不肯見外客,又緊著做法事發送幾個苦命夭折了的女兒家——不過是遮羞布罷了,其實就是逃去了買活軍那裡!從並山園裡出來,沿著護城河,走個二三里便到水門碼頭了,那裡如今日日都有上百女娘投奔,要往買活軍那裡去,別說知府,連巡撫也絲毫不敢管!”




“怎敢管?人家有傳音法螺,還有記仇本,狠話早放出來了,誰敢給買活軍添堵,來日打下姑蘇城,全家吊死在城門口!現如今各家哪還敢管束自家的女兒?一群裹腳婆子都沒了生計,倒是人牙子比往常忙得多。”




“為何?”




“便是要把自家的小腳伎趕緊地賣給消息還不靈通的地方唄,有些連鴇母也都跟著搬走了,生怕將來買活軍回來尋仇的。再不敢在姑蘇城呆,都去了廣陵一帶安身。”




“這些青頭賊!”




寬敞的書房中,三五客人一面品茶,一面讀報,指點著最新流傳在姑蘇城中的新舊消息,這是馮秀才一向十分喜愛的消遣:馮家在葑溪也算是大戶,馮秀才祖上也是有進士的,這些年來,雖然兄弟幾人連番趕考,都還沒考上舉人,但家事卻還始終十分興旺,除了馮家的田地之外,其實還有一多半要得益於他們自家經營的茶樓。




馮秀才常年喜歡泡茶樓,所謂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他對澡堂子還好,只每日早上,必去茶樓用茶,聽著三教九流議論著的市井傳言,也不知敷衍出了多少傳奇故事,所刊發的《古今笑》、《古今》、《平妖傳》等,行銷大江南北,雖然被福建道的書商拿去大賣簡裝版,但精裝版也賣得很好,出一卷便至少是數百兩的利潤,因此馮家家計迄今仍十分豐厚,絲毫沒有因為家中這一代讀書無成,而有什麼衰敗之象。




自然了,都是姑蘇城的名流,也要講究人情世故,王家的熱鬧聽過便算了,可不好寫進書裡,並山園那樣的龐然大物,也不是馮家能得罪得起的,馮猶龍他們平日混在一起的還都是葉、沈等書香世家,和王家那樣的仕宦名流,層次上還有差異。便連友人們也很知道分寸,這些話都是在書房裡講,茶樓品茗時是不肯說的。




“老龍,你對這女娘投奔的風潮,怎麼看來?”馮老龍好友,同時也是姑蘇城內知名的書商,金閶葉華生老爺便笑道,“可否因此敷衍出幾卷話本,想來定也是奇情婉轉,不知有多少故事在裡頭了。”




這金閶葉氏,實際上和馮猶龍好友葉仲韶也算是沾親帶故,葉、沈幾家的戲曲本子,都是靠他們刊發全國,至於馮猶龍,更是眾多書商追捧的寶貝,座上客多為這些飽讀詩書的儒商,此時忙都爭搶起來,道,“老葉,你不能再搶了,得輪著來,去歲剛在你那裡印發了《喻世明言》,今年無論如何得輪到我們家來發——定是要發繡像本!”




“繡像本現在已不稀奇了,最出彩的裝幀還要屬雲縣本,真不知道那雲縣本是如何印成這樣精美,又有一種鐵圈版,你們看到了沒有?”




都是做書的,說到裝幀、版本,個個起興,又賞鑑了一番葉華生帶來的鐵圈版《蜀山劍俠傳》,都道,“也只有買活軍那處捨得用鐵圈來裝訂,他們實在是不缺鐵——且紙也好,厚實不爛,若是我們的紙,受潮了怕是要脫落呢。”




一時間,不免對這買活軍的奇技淫巧,又是大家讚歎。葉華生便對馮猶龍道,“現如今也不止女娘們逃去買活軍那裡,便是有許多世家大族,也都派遣子弟去學習新知,為將來朝廷開特科取士做準備。”




“更有舉族搬遷者,譬如吳江沈家,上個月揚帆起航,一百多人和吳氏一起,湊了一艘大海船,已經搬遷過去了,連自家田地都盡數賣了,老龍,咱們且不說搬遷的事,去那裡看看也沒甚麼不可吧?仲韶可給你寫信了沒有?他是叫我過去,在雲縣再開個嘉會堂分號——按他所說,買活軍那裡急缺裝幀排版的人才,我這裡多介紹熟練工去,很能加那勞什子政審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