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六章 立陶宛的命運

  安德烈神父也跟著點點頭,看起來對於這個觀點還是贊同的。

  “我們認為,只要修士們聚集起來,哪怕是為了共同修行學習,交流感悟,建立組織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不是一個可以迴避的選項,而是必須解決的問題。”馬可神父說:

  “同樣,我們應該也不難發現,古往今來任何政權,都需要信仰上的解釋來維持。只不過大家採用了不同的信仰方式而已。而一個好的信仰,對於政權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想讓修會組織健全,減少腐化的發生,需要一套完善的機制,而這種機制又需要更多的參與者廣泛加入。只有一個有力的世俗政權才能保護和維持它。”仟韆仦哾

  “大家也能看出來,不管是我們這邊還是西歐,對教會破壞最大的,往往不是教會本身,而是羅馬衰落以來,諸蠻族的部落首領們,對於教會規矩的肆意破壞。在西方,主教甚至教宗的位子都可以交易,有些教職甚至能公開出售。教會的初心再聖潔,也禁不住他們這麼不停地干涉和破壞啊!”

  “而且,這也不是我們躲去偏僻之處隱修,就能逃得掉的。相反,如果堅持信仰的人不站出來,這些人就會更加肆無忌憚。除非我們只顧自己,忘卻天兄的教導,否則就不得不站出來。”

  “由此可見,這兩邊完全可以各取所需。這也是我們教會提出‘和諧’論的原因。”馬可神父最後說:“像這次的事件,就明顯是對方國家的政治、軍事出了問題,卻遷怒於我們的教友。既然如此,我們就要藉助公正的政權,戰勝邪惡的政權。這樣才符合世間的事理,也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確實是這樣。”普龍斯基也贊同道:“原本,維陶塔斯和羅斯正教信徒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斯摩稜斯克王公的女兒。第二任妻子,也是一位立陶宛的正教貴婦。但為了和羅馬對抗,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另一邊。”

  “當然,站在他的角度,估計也沒有別的選擇。”普龍斯基想了想,說:“而我們,也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郭康也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