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636章 各有謀算(47)

    糜家的生意一直順風順水,積累財富的速度很快。

    數年以後,雖然沒有達到范蠡那種富可敵國的地步,但在徐州,糜家卻是無可爭辯的首富。

    但好景不長,糜家崛起不久,就發生了黃巾起義,糜家的生意幾乎停止下來。

    戰亂導致很多人流離失所,來到徐州的饑民可不少。

    一向樂善好施的糜竺,出糧食接濟這些饑民,財產縮水不少。

    當時,朝廷震動,調動一切力量,對黃巾起義軍進行鎮壓。

    中郎將朱儁,是鎮壓黃巾起義的主將之一,他奏請孫堅擔任自己的佐軍司馬。

    孫堅接受命令以後,在淮、泗一帶招募士兵,糜家也贊助了不少錢糧,與孫家搭上了關係。

    糜芳作為徐州獨領一軍的將軍,也參與了剿滅黃巾軍的行動。

    雖然是同胞兄弟,但糜芳與糜竺在性格上的反差十分明顯。

    與糜竺謙恭誠信不同,糜芳是典型的富二代,又是軍隊的將領,囂張跋扈慣了,交往之人大多是酒肉之交,幾乎沒有知心朋友,得罪的人倒不少。

    糜芳的武藝雖然不錯,但畢竟是沒有上過戰場的富二代,在剿滅黃巾的戰鬥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搖旗吶喊。

    因此,糜芳並沒有取得什麼像樣功勞,反而因為爭奪戰利品,經常與同僚發生衝突。

    膽大包天的糜芳,更是虎口拔牙,從藏霸統領的泰山賊手裡,搶奪了一批上萬石軍糧。

    黃巾軍被剿滅以後,在糜竺的努力下,糜家的生意很快恢復過來。

    因為有糜芳統領的軍隊為後盾,糜竺一心放在賺錢上。

    徐州是有名的富庶之地,糜竺更是名聲在外,糜家囤積了大量的錢糧,成了很多勢力覬覦的對象。

    為此,糜竺只能積極自保。

    他花費大量錢糧,招募了數千流民,以原有的家丁為骨幹,組成了一支上萬人的私兵,並與徐州的世家達成協議,守望相助。

    儘管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但糜竺也不是一毛不拔,堅持“破財免災、和氣生財”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