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635章 各有謀算(46)

    這次糜竺有了“失火”這個藉口,加上其他商人的積極參與,糜家的糧食降價合情合理,生意一下子就火起來了。

    糜竺吃到了甜頭,所有的生意都薄利多銷,不求暴利,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中經商求誠信、求義的原則,加上糜竺編造的故事廣為流傳,他的名聲不脛而走,向洛陽等地擴散。

    糜竺在商界的聲望如日中天,糜家的生意蒸蒸日上。

    糜家除了糧食生意,漸漸涉足其他行業。

    有了知名度,與現代社會的明星效應相似,糜竺做起來事半功倍,生意出奇的好,可謂日進斗金。

    糜家本來就是種植世家,糜竺非常順利的複製了當年范蠡在齊國的致富方法,很快成為當地首富。

    有錢人雖然享盡天下之福,但也有他自己的煩惱。

    當年范蠡三散家財,固然是他掙錢的本事了得,但也是迫於形勢。

    第一次散盡家財,算不得嚴格意義的散財。

    范蠡和文種一起,幫助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並逐步稱霸中原。

    范蠡成為越國最大的功臣,被尊為上將軍,高官顯位,榮華富貴,自不待言。

    就在這功成名就之時,范蠡卻毅然功成身退,辭掉高官厚祿,離開了越國,越王將范蠡的家產全部充公。

    范蠡第一次散盡家財,其實是被越王所迫。

    離開越國的范蠡,悄悄來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他親自率領家人,在海邊辛苦勞作,治理產業。

    他們招募流民、僱傭當地閒散人員,墾荒種地,生產糧食,還利用海邊的漁業、鹽業等資源,開展商業貿易。

    經過全家人辛勤勞作,只用了幾年時間,范蠡就積累了數十萬家產。

    齊王聽說了以後,欣賞他過人的才幹,也眼紅他豐厚的家財,心生一計,便派人請他做齊國的宰相,其實就是要范蠡替自己積累財富。

    范蠡接到聘書以後,卻喟然感嘆道:

    “治家理財,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職找上門來,這些看似幸運的事情,對我這樣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詳的徵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