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蕩墨爾本 作品

第30章 時代不同

  梁天還是小看了自己的領路人,更小看了航天人的韌性。

  一夜白頭過後,戢志東直接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尋找2.15事故的原因。

  多方專家和獨立調查團隊在深入調查之後得出了結論——2.15事故,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金-鋁焊接點失效造成的。

  因為這個點沒有焊接好,阻礙了隨動框架伺服迴路電流的輸出,導致控制整個火箭的慣性平臺失效。

  電壓輸出模塊的問題,引發火箭按錯誤的信號進行姿態矯正。

  一個焊點,一次大墜毀,給整個中國航天,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2.15事故之後,戢志東的身體,每況愈下。

  極度的自責,加上原本的一身舊傷,全靠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撐著。

  戢志東沒有再擔任發射任務的地面總指揮,在調查2.15事故的半年時間裡,他提出整整44項共256條嚴厲乃至苛刻的整改措施。

  航天是龐大而又精細的工業,需要確保的是每一個人力範圍之內的細節,都萬無一失。

  這256條整改措施,涵蓋了從火箭設計的總工程師到倉庫保管員。

  大到整個火箭,小到一根電線、一顆螺絲釘,全都明確責任到人。

  科學試驗是允許失敗的。

  太空探索更是如此。

  但允許失敗,不等於允許重複犯錯。

  為失敗付出了代價,就得從這個代價裡面學會怎麼避免再一次失敗。

  戢志東對待錯誤的態度,也深深地影響了梁天。

  時隔452天,1997年5月12日0時17分,已經成為【失敗】代名詞的長征系列火箭,又一次矗立在了西昌衛星發射基地。

  這個時候肯定是沒有國外的公司,願意給中國航天人機會,打的也就是一顆國產的衛星。

  出征的火箭是【長征三號甲】,這是一款在首秀就取得了成功的火箭。

  攜帶的是中國新一代通訊衛星——【東方紅三號】。

  這是【長三甲】和【東方紅三號】的第二次搭檔。

  第一次搭檔發生在兩年半之前,1994年11月30日,火箭的發射是順利的,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第一顆【東方紅三號】出現了燃料洩漏故障,實施三次變軌,在成功到達了地球同步軌道的同時,也耗盡了燃料,沒能定點成功。

  1997年5月12日0時41分,經過短暫而又漫長的24分鐘等待,【長三甲】將第二顆【東方紅三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當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的消息傳來,航天人自發起立,一邊默默流淚,一邊使勁鼓掌。

  這一年多的時間,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

  基地科研和工作人員,齊刷刷地鬆了一口氣。

  戢志東在這個時候,通知所有人到二樓的會議廳開會。

  就在大家相互慶賀準備接受表彰的時候,戢志東卻把【表彰大會】開成了【批評大會】。

  他直接開始點名批評:

  “首先要處理不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沒有工作責任心的人。”

  ……

  “你覺得你自己配叫航天人嗎?你是怎麼做到給漏氣送去檢修的伺服器,蓋了個戳子,又原封不動地送了回來的?”

  ……

  “你難道真的以為喊喊口號,就能齊心協力?”

  ……

  “你知不知道需要把每一個細節,都精確到一絲一毫?”

  ……

  “我告訴你,你絕不是技術上失誤,而是態度上的馬虎!”

  ……

  很多被點名的人都被罵懵了。

  【東方紅三號】的成功來得有多不容易?

  從失敗中走來,負重前行。

  為什麼勝利帶來的不是表揚而是批評?

  戢志東要讓所有人都記得一件事情——成功是正常的,中國航天再也經不起2.15這樣的慘痛。

  【長三甲】和【東方紅三號】的二搭成功,並不能打消國際市場對首秀成了災難的【長三乙】的疑慮。

  從2.15事故之後,國際保險公司,就被中國的國際商業發射給嚇破了膽。

  很多關注中國國際商業航天的人,回憶起1996年,都只會記得2.15【國際通信708衛星】事故和緊隨其後的8月18的【中星七號】發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