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 回家





小春紅點頭,這一趟買了十二三萬錢的貨,來年要賺好多啊,能分到手的錢是她們做夢都不敢想的。




隋玉順水推舟地答應了,頭一次分錢的時候她沒算太細是因為分到奴僕手上的錢不算多,再扣扣減減,每個人到手三四百錢不夠震撼,也勾不住人心。而六百多錢正好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不足買匹綢緞,但能買匹帛布和兩匹粗布,如此一換算,心思靈活的人大半會想從中原買帛布和粗布去關外做生意,但顧忌她的想法,八成不會有人提起,退而求其次,那就把錢匯一起,指望她多買貨多賺錢。




事情也不出她所料,一切朝她預料的方向發展,沒人拿第一筆利錢,都指望著以這個錢賺更多的錢。有個更大的誘餌勾著,哪怕這個錢不足以脫奴籍,也沒人會捨得放棄,大夥都指望她賺大錢,誰還會再生背叛的心思?隋玉覺得她沒後顧之憂了。




過了關隘再行一天就出了山谷,接下來就是下山的路,每多邁一步離家就近一步,連人帶駱駝,各個都




精神幾l分。




走到半山腰,迎面遇到不少商隊,駝隊連成長龍,穿梭在蜿蜒的山巒間,駝鈴聲更是久久不絕。




見到相熟的面孔,隋玉打聽說:“今年進關怎麼這麼早?”




“關外在打仗,沒敢走遠,貨銷完了就回來了。”客商牽著駱駝走,說話的間隙,他駐足問:“長安是什麼情況?聽說大司馬去世了?”




隋玉點頭。




“明年會是什麼情況?”客商猶疑,他打聽問:“玉掌櫃,你明年可還出關?”




“要的。”隋玉點頭,“這陣仗還沒前些年聯合烏孫攻打匈奴的陣仗大,說不準不到年底,關外就太平了。”




“那再好不過了。”客商面帶欣喜。




“真還出關?”後來的客商笑著問。




隋玉點頭,“我不怕關外打仗,就怕關外有動盪但不打仗。”




這話細想起來有理,聽到這話的客商各有思量。




“對了,你們路過敦煌可去我家客舍過夜了?”隋玉轉變話頭,“我家小崽如何了?”




“活蹦亂跳,精神的很。”客商笑著說,“快回去吧,孩子天天抻著脖子盼你回去。”




隋玉聞言笑了,既然小崽精神頗好,那就說明趙西平沒上戰場。




“有他爹在,我不擔心。”隋玉又試探一句。




“這倒是,趙千戶把孩子照顧得極好。”




此話一出,隋玉徹底放心了,她跟客商們道別,跟著商隊繼續走。




下山走了九天,進入武威郡休息一天一夜,糧草補齊,乾糧備足,商隊再次動身。




從武威前往張掖,一路上隔個三五里路就要遇個商隊,多數都是相識的,隋玉和宋嫻一路忙著打招呼,東來西往的商隊相互交換彼此的消息以及商貨的價錢。




過了張掖已是九月,路旁的水稻田消失了,地裡的莊稼轉換成金黃的麥子和黍米,野雞藏在高粱地裡嘎嘎叫,野兔和田鼠趁著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搖大擺地在路上穿行。




“我們回去還能趕上割麥摘豆。”小春紅說。




隋玉點頭,“也不知道小崽他爹有沒有買種地的奴僕。”




“買沒買都不打緊,我們回去了,地裡就不缺人了。”小春紅攪了攪鍋裡的肉粥,野豬肉早吃完了,鍋裡的肉是今天傍晚射中的四隻鳥和一隻肥兔子,從洪池嶺下來後,鍋裡頓頓不缺葷腥。




西邊傳來駝鈴聲,東歸的商隊還在連夜趕路,隋玉託著下巴,說:“今年冬天客舍的生意恐怕不怎麼好,關外的商隊回來的早,關內的商隊聽聞關外有戰事,不知道還敢不敢來。”




“好不好的都沒影響,你又不指望客舍賺的房錢吃飯。”宋嫻接話。




“誰會嫌錢多啊。”隋玉笑,“對了,宋姐姐,到酒泉了我要回公婆家一趟,接上二老去敦煌,你看你是先走一步,還是在城裡等我一天?”




“我不急著回家,我在城裡等你。”




“行。”




巧的是,隋玉




的商隊進了酒泉郡就遇到婆家一幫子人,快要秋收了,趙父和兩個兒子來城裡買鐮刀,趙母和兩個兒媳婦帶著一群孫子孫女來城裡買肉,秋收活重,不吃葷腥捱不住。




小春紅在買肉的攤子上遇見人,見周圍的人似乎是跟趙母相熟的,她機靈地說:“老太太,我們主子讓我來割二十斤肥豬肉,說要給你們送過去,怕秋收活重,累壞你們的身子。你瞧瞧,要哪塊肉?()”




當著鄉鄰的面,這話讓趙母臉上極有光。




實打實稱足二十斤肥豬肉,小春紅領著趙家一群人去找商隊。




嘖嘖,三弟妹都有這麼多駱駝了?一兩百頭吧?()”趙大嫂眼痠。




“自家只有四十來頭,租了四五十頭,其他的駱駝不是我們的,是宋當家的。”小春紅解釋。




柳芽兒看到這邊的情況,忙去跟隋玉說,隋玉起身迎過來,她不失熱情地挨個叫人,就連六個孩子也挨個喊一聲,然後讓小春紅帶幾l個孩子去買糖買糕點買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