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 作品

第651章 邸報

    所以,他用紙張做了一件創舉。

    那就是發行邸報。

    邸報實際上出現的時間很早,在西漢時期就出來了。

    當時各郡在長安城內都有辦事處,派駐有常駐代表。這些人的住處,就被稱為邸。

    他們的工作是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帶著,通過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那裡。

    這種形式,就是最早期的邸報。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信息彙總,而且不會面向民間。

    所以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報紙,起源於唐朝。而邸報這個稱呼,則是從宋朝開始。

    現代的吹子們鼓吹西方多好什麼的,實際上那些東西都是咱們老祖宗們玩剩下的。

    像是現代世界人人都愛的鈔票什麼的,那些都是咱們多年前就已經弄出來的。

    如果不是因為蠻族的毀滅,咱們早就站在了世界最巔峰。

    王霄弄了邸報出來,一出來就是按照正規報紙的節奏在弄。

    正版上都是大秦的大事件,像是什麼鄭國渠的修建進展,某某縣令調任等等。

    副板上則是一些熱門話題與外國時政。

    像是趙王的王后是技師出身,咸陽城哪家權貴的姑娘跟誰跑了什麼的。

    王霄還特意增加了增刊,用來登載小說。

    第一篇出來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封神榜。

    一個筆名叫做冬天裡的花兒的人,在邸報上開始連載封神榜。

    當然了,這部小說之中,也是儘可能的用這個時代的話語來描述表達。

    別的小說都不合適,不說寫作方式什麼的,單單是時間段就對不上。

    所以王霄只能是上封神榜。

    而且他還養了一二百個能說會道之人,滿大街的拿著邸報進行宣傳,儘可能的做到人盡皆知。

    來自現代世界的王霄,非常清楚輿論的重要性。

    自己身為秦王,佔據了法理上的制高點。再一手抓軍權,一手抓輿論。

    那這天底下誰也威脅不了他。

    很明顯,在這個精神享受空虛匱乏。看本書最多也不過幾千幾萬字,要多精煉有多精煉的時代裡。

    故事詳實,內容豐富的封神榜一出來,立馬引起了極大地風潮。

    甚至於,外地的豪富們開價數十金,只求一份邸報用於收藏。

    發行幾期之後,甚至有來自許多郡縣的人,蹲守在發行院之外翹首以盼。

    只要拿出來,立馬就是直接用金購買。

    王霄還想著給邸報上增加廣告的,只是願意打廣告並且能支付大筆廣告費的太少。

    而且總感覺步子太大會扯到那啥,所以就暫時放棄。

    呂不韋非常眼紅邸報,試圖用各種手段弄到手。

    只可惜邸報從最基礎的紙張,到後續的製作,乃至於內容的編撰都牢牢的掌握在了王霄的手裡。

    這東西根本就沒辦法搶,就算搶走了,最受歡迎的封神榜他也不知道後續該如何去寫。

    越來越感受到壓力的呂不韋,頭髮都愁的發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