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繽紛旗幟

 “質量投射器……是這麼回事。”

 鍾成自動忽略了前一個名詞,太空電梯離現在還太遠了些,十年時間恐怕是難以觸及的。

 但質量投射器不同,以超導電磁加速軌道為基礎的質量投射器技術並不複雜,尤其是已經存在於聯合礦業紙面上的月球質量投射器建設計劃。

 用於往太空中扔礦石的電磁加速軌道最大難度不在於技術,而是建設規模和成本。

 在火箭與空天飛機技術以外,這是人類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的廉價運輸手段。

 林炬:“就是侷限性太大了,地球上的廉價手段還是要等太空電梯,其他的運載能力都太少了,尺寸、重量要求都很嚴格。”

 鍾成:“可即使是碳納米管,重心也是很不好控制的,那要建一個很大很大的超級空間站,還有材料問題,至少要比我們現有的碳納米管技術強度高50倍,韌性還要大大增加。”

 關於太空電梯鍾成自然不陌生,實際上最早的相關概念應該追溯到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他在1895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暢想一座高度延伸至同步軌道的“赤道塔”。

 1960年,同樣是一名露西亞工程師修改了這個想法,正式提出了“太空電梯”,即最常見的從同步軌道垂下一根繩索的方案。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個方案可行性並不低。

 在36000公里高度的同步軌道,那裡的航天器相對地面靜止不動,垂下的繩子僅僅需要承受自身的重力。

 在最初的方案中,還需要在同步軌道之上的更高軌道放置一顆“配重”,與同步軌道的空間站相連用以配平,使整個太空電梯系統的質心維持在同步軌道,否則整個系統就會在運行時向下墜落降軌,最後因為上下速度差撕裂纜繩。

 再後來,人們意識到這對於材料要求過高,降低其標準:

 不再讓繩索最底端連接地面,而是連接一顆位於低軌道的衛星,另一端連接一顆高於同步軌道的衛星,使它們的質心也恰好處於同步軌道。

 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高軌衛星的信號發射功率,又能保持通訊強度,兩顆衛星的信號通過連接的繩纜進行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