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商業解決思路

在當前技術水平的核戰爭下末日飛機的生存性還是相當強,不過國內之前連真正意義的專機都沒有,末日飛機更無從談起。

之前的時候國內打算採購一架C832進行改裝,但雙發平臺不如阿美的四發平臺抗風險能力高,又不能專門為了這個目的生產一種四發飛機,所以意志不堅定進度比較慢。

這次緊急事件讓上級深感不便,當專機訂購的C832下下個月才能正式交付運營,這次還是用的臨時747,飛行中處理事務很麻煩,如果是真的戰爭時幾乎就沒有指揮能力。

正好太空避險在這次事件裡被碰了上來,所以上面就想知道能不能在太空中建造末日指揮中心。

而對於這個疑問,佘院士和林炬已經討論出了答案:

“如果需要一種更加安全的末日飛機,我們提議可以用騰雲工程改造。

甚至是用它作為專機出行,只要能保障燃料,不但能夠快速訪問,還可以在緊急時刻進入太空,比起現在任何一種末日飛機都要安全。

常規飛行時騰雲可以不使用氣尖工作模式,速度依然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一個小時訪問全球。”

眾人:“……”

佘院士發言完後會議室內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軍方中有人舉起了手。

只見他獲得允許後站起來,發出了自己真誠的疑惑:

“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用雪鵠改造專機?一個小時直接飛回本土就好了,它的飛行高度也足夠躲開核爆影響了。”

“……”

“……”

林炬在下面聽著還覺得挺有道理,反正最後總要返回本土指揮不是?

而這位仁兄還發出了另一個靈魂提問:

“騰雲工程我記得好像用的是低溫甲烷燃料,需要臨時加註,準備時長至少幾個小時,恐怕來不及吧?”

“……”

失算了。

因為比較匆忙佘院士和林炬還真沒想那麼多,光顧著討論昨天晚上的事,沒想到犯了低級錯誤。

而且安德羅夫還恰逢時機地站了起來:

“之前我們有過使用雪鵠改造私人飛機的打算,差不多是可行的,我這邊沒問題。”

上級:“航發委的同志暫時先出去,稍後再進來。”

……

一直過了一個多小時,當其他人都散場了航發委的七八個人才被重新召進去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