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190章 軍人們的煩惱(十一)

  在國外描述此階段的書籍中,吳有平覺得國富論裡面的產業分工,比較優勢的內容很有意思。聽卡爾教授反問,吳有平答道:“各國內部自然有其市場,而且國際貿易本身也能看做一個自由市場。各個經濟體都在市場中貿易,各個經濟體中根據社會平均生產效率以及物流水平,擁有了自己的定價權。不同的工業水平發展,使得定價權轉移,這就是自由市場。”

  卡爾教授沒想到吳有平竟然理解到這個階段,心中歡喜。有這樣認知的人最適合講地緣政治,因為他們終於入水了,並且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在這片廣袤的海洋中存活下來。這種人才有機會潛入更深的水中,甚至向水下的深淵前進。

  轉過身,在黑板上寫下來了‘倭寇戰爭’與‘鴉片戰爭’兩個名詞。旁邊的翻譯連忙用漢字寫了對應的名詞。吳有平不禁皺起了眉頭,這兩個名詞大大的刺激到了吳有平。

  不僅是吳有平,其他學員們也都是差不多的反應。

  “亞當·斯密寫國富論的時候,英國已經奪取了世界海上霸權。他們掌握了全球市場的物流,並且有能力用海上力量強行打開世界各國各地區市場的大門。在中國明朝的倭寇戰爭時代,倭寇的海上力量也是東亞地區最強大的,能夠將其武裝力量投放到中國沿海地區。這兩個時代的戰爭,在其物流層面有類似性!你認同麼?”

  聽著這個問題,吳有平回想著黨校內的課程,遲疑片刻,不得不點頭承認。

  卡爾教授這才繼續說了下去,“造成戰爭的原因又非常類似。明朝的中日貿易,清代的世界貿易,都導致了一個結果,日本以及全世界的貴金屬正在大規模流入中國。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國家都在變的貧困。貿易量越大的國家,貧困速度就越快。”

  教師裡一陣沉默。吳有平嚥了口口水,一個念頭差點就脫口而出。而旁邊的許嘉則說出了這個理由,“因為這樣,他們就要入侵中國?”

  作為德國人,卡爾教授並不怎麼在意中國的立場。地緣政治學並非是一個煽動的學說,而是一個從自然環境入手的學科。人性在其中的比例非常有限。

  不過卡爾教授很清楚情緒,於是儘量委婉的答道:“如果中國不在意別國的死活,那麼別國為何在意中國的死活?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以後我們可以討論關於天朝朝貢制度,這是我見過的中國曆代做出的最優秀的平衡手段。就現在討論的問題,我們要先弄清楚戰爭爆發的前置條件。在那個時代,中國掌握著決定性的商品,只有中國能夠生產,中國還能以其他國家完全無法競爭的價格進行銷售。這才是決定世界貿易的決定性因素。這位同學提出的自由貿易,在當時是日本與世界各國,只存在選擇不同中國銷售商的自由。並不存在是否與中國貿易的自由。這樣的貿易,使得成千上萬噸的貴金屬流入中國,導致了那些國家本國經濟的貧困化。金銀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因為金銀是有貨幣職能。中國把日本和全世界的貨幣都賺走了。想逆轉這樣的貿易趨勢,只有一個手段,就是把貨幣搶回來,或者找到一個新的強勢商品,用來平衡與中國的貿易。”

  學員們是學習過一部分這樣的內容,不過講課的是何銳,所以沒有這般激烈。此時聽著德國教授卡爾博士的講述,雖然覺得有道理,並且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但是心中的憤怒卻直竄腦門。

  卡爾教授轉過身在黑板上繼續寫了起來,在這個時間裡,大家互相對視著,甚至低聲交談著。交談的話並非是針對卡爾教授所講的內容,而是大大的不友好。

  正當吳有平覺得非常不快之時,就覺得有人推了推自己,轉頭看向推自己的許嘉,就聽許嘉低聲說道:“這個教授說的好像是對的?”

  吳有平愣了愣,就聽許嘉繼續說道:“建立一支能夠保衛國家的軍隊,的確是國家的基礎。”

  “我覺得這教授完全……”吳有平把‘不是中國人’的話硬生生憋住了。雖然卡爾教授其貌不揚,完全沒有存在感。但是教授本人真的不是中國人,自然不會從中國立場上看問題。

  許嘉指了指前方,吳有平轉過頭,就見到教授在黑板上寫下了‘物流’與‘強勢商品’,以及‘貿易主導’,‘貿易平衡’,並且在其上劃出了連線,又在連線上寫下了關係的幾種可能性。

  寫完這些,卡爾教授覺得這群東北政府的上層人員應該平復了一些心情,這才繼續授課,“德意志帝國的興起,並非是從德意志諸國出現而存在的,也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衣缽。德意志帝國是從普魯士開始的關稅同盟而出現。這個關稅同盟將破碎的德意志地區組合起來,使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經濟體逐漸能夠發展起本經濟體的地緣優勢。這種時候,地緣優勢才有價值。而中國不同,中國與日本早就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主體國家,並且構建起了內部市場。在兩個不同國家的市場中,在清朝與世界各國的貿易中,中國才是那個要求其他國家實施自由貿易的主導性力量。這點是同學們必須理解和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