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23章、人見人愛嚴世蕃

  這個規律,已經從歷史上木材供應地的不斷轉移得到了驗證。先是關中,再是隴西,而後湖廣四川。

  “海運……”

  劉天和建議的地方里,在大明實土的只有一個福建,大概是因為……如果不蔓延到江西,福建那邊禿了就禿了,不會影響到長江水系?

  不……他只提到了一個地方,那麼其實就是建議只從海外運木材回來。

  湖廣四川不行,雲南、貴州都要先經陸路,成本同樣不低,還不如海運的規模大、成本低。

  而如果是海運……他想從葡萄牙即將賠的一千萬兩白銀裡多分一點。

  銀子從西邊運過來,倒不如先順路從南洋換些大明需要的貨物回來。南洋的木材供南方造艦,朝鮮和遼東的木材供北邊河套、宣寧和京城的工程?

  朱厚熜看向了劉天和:“戶部、大明銀行、寶源局,都需要大量的銀子。既是俸銀所需,也是新錢所需。”

  “臣僅直言其事,陛下聖裁!“

  劉天和也不廢話。

  各有各的需要。

  朱厚熜嘆了一口氣,哪怕額外多了一大筆銀子,也是捉襟見肘。

  沒辦法,確實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處處都需要用錢。

  銀子,銀子……

  朱厚熜看了一眼趙俊。

  沉吟半晌之後,他對黃錦說道:“宣一下劉龍、餘承業。”

  一個就在承天門外,另一個更是在宮裡,兩人很快就到來。

  朱厚熜先問劉龍:“日本那邊,這次還是沒有音訊,有派棋手來參賽的?”

  劉龍謹慎地回答:“回陛下,還沒有得到消息。絕貢之後,往來斷絕。朝鮮的龔用卿那邊,浙江那邊與日本有往來的海商,都說日本那邊今年更亂,恐怕是顧不上這些。”

  “哦?那邊今年有什麼新鮮事?”朱厚熜來了興趣。

  “也是最近才有些傳聞,已經是去年底、今年正月裡的事了。”

  劉龍這才向皇帝彙報起來。

  日本這個國度,如今是把疆土分為大小六十六國的,除近畿五國外,則是東海道十五國,南海道六國,西海道十國,北陸道七國,再加東山道、山陰道和山陽道各八國。

  將來史稱所謂的戰國時代,就是因為他們從行政區域劃分上以之稱國,這是他們的分國封建體系。

  離大明更近的,是近畿以西的西海道、山陽道、山陰道。和大明打交道更多的,此前也是在這一帶勢力雄厚的大內氏,假借了日本已經勢微的室町幕府足利氏之名來朝貢。

  “……如臣所奏,那尼子氏已據有山陰、山陽十一國。然不知為何,此前那尼子氏第三子反叛,元氣大傷。本已據有七國的大內氏被大明絕了貢,其時首領五年前已過世,他兒子如今雄心勃勃,既向西海道開拓,又趁那尼子氏內憂外患策反了尼子氏的一員重將毛利氏。今年正月,那毛利氏已聯合尼子氏另外幾員重將自立門戶,因而那邊如今正鬧得不可開交。”

  朱厚熜點了點頭。

  毛利氏?是毛利元就嗎?

  他本來所知不多,但這麼多年用心了一點通過默許的民間海商主動過去接觸收集到的一點點信息,還是知道了一些。

  更靠近大明的日本西南部分,兩大勢力對峙已久,如今終於要開始崛起第三股勢力了。毛利元就這個名字他既然聽到了而且隱約有印象,那便必定是這個時期日本更傑出的一個人物。但成王敗寇,朱厚熜有直接印象的,則是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兩個人物。現在還沒聽說有這兩個人,那是還沒出生,又或者太年幼?

  朱厚熜也不管這些,反正他只知道石見銀山在那裡。

  缺銀子就找銀子嘛。

  “鬧得不可開交更好。”朱厚熜看向了趙俊,“海上長城公司已經設立了起來,你也調一些有海戰經驗的將卒過去。這第一個任務,就跟江西許棟的船隊去日本探一探吧。日本靠近朝鮮的地方,那個對馬島,先找個港口,然後跟他們做生意,只要銀子。”

  趙俊仍沒封侯。擊敗葡萄牙的戰績雖然很不錯,但葡萄牙在大明印象中連西南蠻夷首級的價值都不如,而還是擴編的利好也足夠大了,所以他仍舊是伯爵。

  但趙俊倒不那麼在乎,只要一直有功勞可以撈就行。

  劉龍卻是心裡一驚:“陛下,日本孤懸海外,那對馬島離日本極近,如今更關乎日本與朝鮮之海貿……”

  朱厚熜擺了擺手:“又不是大明王師親至,是民間海商去做生意,帶些護衛罷了。朕早就說過,這些年不會再大動干戈,但想必那邊現在能分清利弊。給大明民間海商一個立身之所,後面能有源源不斷的刀槍劍戟便於爭雄,難道不好?”

  如今開始在石見山大挖銀子的好像正是大內氏?

  挖出了銀子來就要用,大明只認銀子。

  劉龍只得解釋:“陛下,那對馬島向來自成一統,左右逢源,如今島上更是同樣內亂不止……”

  “哦?”朱厚熜大感興趣,“對馬島也在內亂,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