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129 章 這看不懂了





……




江陵很快便倒了,蕭衍一到自己的大本營,立刻召集部下,給蕭君澤介紹了自己的心腹。




包括張弘策、呂僧珍、王茂、柳慶遠、吉士瞻等人。




當知道這位少年便是臨海王蕭昭澤之後,蕭衍的心腹們陷入了一片茫然之中。




不是,老大,這和你說得不對啊,我們不是準備跟著您造反麼,怎麼一下子變成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小孩子啊?他毛長齊了嗎?




蕭君澤居於上位,自然看出了諸人的迷惑,不由向蕭衍微笑了一下。




蕭衍迅速道:“你們不可無禮,臨海王殿下雖然年幼,卻早是本官效忠之人,不只如此,崔慧景、王敬則、陳顯達將軍,都已經效忠臨海王,只等大旗一舉,便會依附,與我等一同攻打建康城。”




這個雷太大,一時間,眾屬下神情恍惚,看著蕭君澤的神情,如同看著一個妖怪。




脾氣最急的呂僧珍更是直呼:“這怎麼可能?”




蕭衍怒道:“殿下面前,豈能如此無禮!來人,把他拖下去,軍法從事!”




蕭君澤笑道:“不必了,叔達,他們都是你的臣子,不必向我效忠。”




蕭衍正色道:“等殿下入朝登基,撥亂反正,這率土之濱,皆是王臣。”




“那也等入主宮城再談,也不遲,”蕭君澤隨意道,“天下,是世家的天下,君王,不過是世家的共主,沒什麼可稀奇的。”




……




有蕭君澤的加入,蕭衍很快便樹起大旗,他有甲士一萬多人,戰馬一千餘多匹,大小船隻三千。他將蕭君澤介紹給了自家部下,並且向天下人發佈檄文,將立齊武帝之孫、鬱林王之弟,臨海王蕭昭澤為帝。




蕭寶卷知道這消息,大怒,讓離得最近的崔慧景討伐叛逆。




大軍順長江而下,直達數百里外的郢州,而郢州之主崔慧景嚴陣以待,臨海王失蹤那麼久了,我怎麼知道你身邊是不是臨海王,你要過來,別怪我不客氣!




但當大軍到達郢州城(武漢)後,崔慧景不但命令諸軍不得出手,還主動帶著親衛前去迎接,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在看到蕭君澤的一瞬間,頓時熱淚盈眶,大喊一聲殿下,猛虎跪地,淚如雨下:“殿下,真




的是您啊,




老臣有生之年,




居然還能再見武帝血脈……老臣愧對武帝、愧對高祖啊——”




蕭君澤心裡直翻白眼,卻不得不親自上前,扶起這位“忠心老臣”,好好一番寬慰。




蕭衍在一邊感慨學不來學不來,他自視甚高,實在沒辦法如此圓滑。




崔慧景痛哭之後,自然一番效忠之言,還將自己的親衛留下送給殿下,同時,回到自己軍中,召集手下軍主。




他對軍主道:“我受高祖、武帝厚恩,只是明帝勢大,才不得不委身為其下,臨海王殿下光復帝位而潛伏於朝廷,如今,那偽帝昏庸狂妄,讓朝廷綱紀敗壞,我匡扶家國危難,拔亂反正的日子就選在今天了,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建立擁護皇帝的功業,安定江山社稷麼?”




得,這位臨海王殿下已經得到崔、蕭兩位刺史的擁護,他們難道還能說不麼?




於是,在郢州,崔慧景與其部下一個原地轉身,跑到蕭君澤麾下,還順便送了蕭君澤一件禮物。




一個十三歲、瑟瑟發抖的少年,正是蕭寶卷的弟弟蕭寶夤。




少年模樣俊秀,衣衫凌亂,眼眶通紅,但眼神有著一種倔強,梗著脖子,不願意低頭。




蕭君澤忍不住笑了起來:“你一孩子,我也不會為難你,這樣,給你兩個選擇,要麼你呢,下船逃跑,我不會追你,你可以去建康找你兄長,要麼你留下來,我這也不少你一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