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502章 為相清儉——楊綰

    楊綰,字公權,華州華陰人,唐朝中期名相,戶部侍郎楊溫玉之孫、醴泉令楊侃之子。出身弘農楊氏原武房,早年以聰慧聞名,唐玄宗時登進士第,授太子正字,參與玄宗親自主持的考試,名列第一,升為右拾遺。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楊綰前往唐肅宗所在的靈武,隨後歷任起居舍人、職方郎中、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代宗李豫剷除元載一黨之後,楊綰出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眾人聞知其拜相後,都相互祝賀。楊綰為相不久,便因中風離職休養,代宗多次遣使探望,病逝時年六十,獲贈司徒,諡號文簡。

    楊綰,出身弘農楊氏原武房,幼年時便以聰慧聞名,等到長大後,好學不倦,博通經史,九流七略,一覽無遺,尤其擅長文辭,詞藻結構清新韻足。崇尚玄理,沉靜寡慾,經常獨處一室,左右擺滿經書,凝視滿席書籍,非常寧靜,內心明晰而運用隱晦,不求聲名,每次寫文章,羞愧於自白,不是知己的人不可看見。早年孤苦貧寒,以孝敬母親而聞名,有時缺乏美味食物,臉上即顯出憂慮,親友勸說他去謀求俸祿,楊綰於是考取進士,被調補為太子正字。

    唐玄宗御駕勤政樓,考取博通墳典、洞曉玄經、辭藻宏麗、軍謀出眾等科的舉人,命有關部門提供食物,直至黃昏時才結束考試。除考取辭藻宏麗科的人之外,其餘各科另外加考詩賦各一首,制舉考核詩賦,自此開始。此次登科的有三人,楊綰名列第一,被越級擢升為右拾遺。

    范陽、河東、盧龍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宰相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唐,安祿山一路南下,攻克東都洛陽,直逼京師長安。玄宗與太子李亨等出逃,李亨在靈武即位,即為唐肅宗。楊綰在叛軍中冒著危險,“披榛求食”,奔赴行在靈武。此時,朝廷正急於求賢,等到楊綰趕到,大家都感到很高興,肅宗下詔授他為起居舍人、知制誥,歷任司勳員外郎、職方郎中,依舊掌制誥,後轉任中書舍人,兼修國史。

    此前,對年齡大的舍人稱為“閣老”,官署中的雜料錢,有五分之四歸於“閣老”,楊綰認為他們品秩同列,待遇同等,全都應平均分配,此舉深受當時輿論稱讚。經兩次升遷,楊綰任禮部侍郎,向唐代宗分條目上奏貢舉的弊端,代宗令尚書左右丞、各司侍郎、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給事中、中書舍人共同商議此奏文。給事中李訥、給事中李棲筠、尚書左丞賈至及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嚴武所奏議的內容均與楊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