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箏 作品

第495章 生態大棚的意義

    科研中心的生態大棚和傳統的大棚並不一樣,也和災難之前的生態大棚有不少區別。

    傳統意義上的大棚,主要是用來提升溫度,人為的改變作物的生長環境的。

    而災難之前的生態大棚雖然說有所區別,但本質上也確實是拿來做這個用的,只不過相對而言功能上會更全面一些。

    陳新記得按照自己找到的資料甚至有那種自帶太陽能電池板的生態大棚,通過太陽能發電來為大棚提供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來提高大棚內農作物的產量。

    但現在這些都已經不太可能了。

    包括國家新修建的大棚,這些在災難之後所新修建的大棚和過去的大棚最本質的區別還是在牆壁上。

    傳統的大棚大多采用透明的薄膜建造,成本低維護簡便,採用草苫或者保溫被來保持溫度,在過去那種環境下確實已經夠用,且足夠保溫了。

    然而想要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還能夠保持溫度,這就不是傳統的大棚所能夠做得到的了,就算是過去的生態大棚在建築材料上也最多是使用有機玻璃、透明塑料之類的材料,保溫性能並未超出太多。

    科研中心這裡的溫室,四壁全都是用高性能保溫材料作為夾層,外層則是耐低溫的金屬材料,而內層是複合材料,三層結構既可以抵禦外部嚴寒的侵襲,也可以阻止內部溫度和水汽的散失。

    因為外面根本沒有陽光,所以現在的生態溫室也就不考慮透光度的問題了,反而為了節約而需要儘可能的減少逸散。

    而除了建築結構上的不同之外,更大的不同在於內部。

    不僅採用了無土栽培、立體種植、生態農業養殖等多種技術,讓原本平面的種植面積升級成立體的種植體系,還讓各種作物之間構成了循環,能夠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有光、溫和水三種必要條件的不斷補充下,現在科研中心的生態大棚雖然不敢說能夠無限耕作下去,但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內是不會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