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箏 作品

第268章 殘酷的現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死亡率卻有了明顯的上升,在隕石撞擊發生之後的三個月後,也就是氣溫降至零度下之後,死亡率就明顯有了上升趨勢,從3‰上升到了8‰。

    這倒不是一個不能讓人接受的數據,整體來說在低溫嚴寒的惡劣環境下,只有這個死亡率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值。

    可如果考慮到新生兒的出生率不足1‰,人口負增長超過了7‰,這就很可怕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全國的人口統計數據,計算的是總平均數。

    然而實際上各省、各地區的死亡率是極不平均的!

    諸如三鎮這樣的大城市,因為基礎條件好,物資儲備充足,實際上的人口死亡率一直維持在1~3‰左右,但災難之前就屬於貧困地區,基礎條件不好的地區縣市,人口死亡率超過1%的都有。

    事實上像陳新遇到的一整個縣城被放棄,幾十萬人遷徙到其他地區的事情在全國並不罕見,而這樣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顯然會對數據的統計結果造成影響。

    再加上因為現在通訊困難所造成的誤差,實際上的情況只會更加惡劣。

    除此之外,陳新還從網頁上了解到,隕石撞擊所引發的海嘯衝擊以及之後全球大火所造成的影響,導致了全國沿海地區已經全部消失在海平面之下了。

    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是渤海灣沿岸,原本首都所在的京津冀地區已經悉數為海水所淹沒,中央機關已經全數轉移至四川盆地,作為直轄市的渝市再一次成為了臨時首都。

    華北平原因為地勢的關係已經不復存在,東北平原也一樣受到了海嘯的侵襲,整個長江中下游平原更是成了一片澤國。

    炎國四大平原如今四去其三,只剩下關中平原沒有被海水吞沒。

    而海岸線根據張成廣他們所帶來回來的寶貴觀測數據顯示,已經從原來的滬市推進到了皖省境內,整個蘇省則已經成為了冰層之下的海底世界。

    著名的魯省半島如今已經可以把半字去掉,是個名副其實的海島了,而魯省的其他部分也沒好到哪裡去,同樣被從陸地分割了出去,成了一個孤島,要一直向西到常山才能看到陸地。

    甚至就連陳新的家鄉皖省,北方的淮北地區也有一大半消失在海平面之下。

    倒是南方受影響程度因為多山的關係,倒是沒有那麼的嚴重,粵省、閩省大部分地區因為是山地的關係並沒有被海水淹沒,就連和蘇省毗鄰的浙省也保住了大半的土地。

    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達城市大多靠海,尤其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因為臨近大海的關係,屬於第一批就被海嘯摧毀的地區。

    可以說炎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與經濟發達地區,都在隕石撞擊之後所引發的海嘯衝擊中消失了。

    至於之後因為全球大火所引發的冰川融化與海平面上升,只不過是將海嘯之後還沒來得及退潮的土地徹底凍在了冰面之下而已。

    如果對炎國的地理地勢有一個基本瞭解的話就可以清晰的判斷出,整個炎國三大階梯中的第三階梯已經只剩下遼東丘陵、大興安嶺、太行山、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這幾塊地區,其他地方已經都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