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塗 作品

第630章 造不如買

    “我靠!”

    蘇遠山眼珠子一瞪,差點沒從沙發上彈起來:“怎麼拿到的?”

    “呵呵,別激動。”鄭振川好整以暇地抿了一口茶:“怎麼樣,要不要來兩臺?”

    “等等!”蘇遠山馬上便清醒過來:“別拿空頭支票來忽悠我,先說清楚,什麼時候可以可以出廠。”

    “最多半年。”

    聽到這個半年,蘇遠山又默默地算了一下自家光源的時間,這才慢慢平靜下來,笑著罵了一句:“nnd,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是啊……但這樣好歹能把咱們的光刻機與尼康佳能的距離縮到只有一代了,對吧?”

    “嗯,這倒是。”

    蘇遠山含笑望著鄭振川,突然越看越覺得這老頭有點像“買辦”了。

    很顯然,在這個時候,蔡司和cymer突然對國產光刻機放行,除了有霓國同行的競爭之外,還有就是有把國內的光源和鏡頭技術“扼殺”在搖籃的想法。

    要知道,他們給的光源和鏡頭,可不是最先進的……

    cymer都已經搞出193的arf了,正在想搞euv或者f2呢。

    “不過鄭叔,我們已經預定了尼康最先進的duv光刻機,他們的節點可是能夠到65納米。”蘇遠山一聳肩,呵呵笑道:“差不多半年。”

    “……”鄭振川便帶著一臉哀怨地看著蘇遠山:“當初你說好要支持的呢?”

    “我當然一直都是支持的,但這事兒我做不了主啊鄭叔。你不應該找我,而是應該去找德遠的張博士。”

    說著蘇遠山便疑惑起來:“不對,鄭叔……無錫那麼多晶圓廠,為什麼你不去找他們?”

    遠芯在光刻機,晶圓廠的戰略方向一直很明確,就是以保持製程和工藝的領先——換言之就是設備上不能落後。

    光刻機自然要支持,甚至還要大力支持。但錢可以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買一堆落後的產品,這事兒卻是不能幹的。

    國家也認同遠芯的發展,因此從來把希望寄託在遠芯身上,繼而讓華晶,華鑫,首晶等新老國有控股的晶圓廠大力採購國產光刻機,用以扶持。

    所以鄭振川找蘇遠山,是沒找對門。

    “因為每個企業都有追求。”這時曲慧抬起頭,悠悠地來了一句。

    蘇遠山便望向鄭振川,只見後者的表情已經變得苦澀了起來。

    鄭振川沉默幾秒後,發出了一聲輕嘆:“國外同行在今年開了不少口子,國內的晶圓廠,只要有錢,基本上都能買到krf的光刻機……”

    “現在國家上上下下都在講市場化,就算上面再支持我們,也不可能說強制下行政命令讓企業只買我們的光刻機吧?”

    “而且……我們的光刻機……確實,我承認,穩定性比起國外同行差了一點。但我們起步晚,這是很正常的,總要給我們一點時間進步和完善,對吧?”

    “現在倒好,隨著國外解禁,國內企業又開始有錢了……再加上國家一直在推動無錫那邊的產業升級,成立了以華晶為首的半導體聯盟。旨在提高整個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元器件自產率和製程升級……所以,我們在目前落後兩代的情況下,確實有點難搞。”

    “現在無錫那邊,已經有人在詆譭說咱們的光刻機這不行,那不行……還不如多花點錢買asml和尼康佳能。”

    “在那些人眼裡,晶圓廠就是印鈔廠,光刻機就是印鈔機,就算再貴,只要夠先進,能穩定運行,那印到後面就是印的鈔票。”

    靜靜地聽鄭振川說完,蘇遠山意識到,歷史的走向已經完全改變了。

    但有一樣還是沒變。

    造不如買的思想沒變。

    ——事實上,造不如買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是一個持續在整個工業化進程中的現象。

    原因很簡單,機械設備領域,確實不如別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哪怕它再貴,穩定性和效率依舊壓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