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臥雪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以解憂

    梁禎沒有在樊城逗留多久,就啟程返回許縣。因為這些天來,從六州送來的急報是一封比一封要命,級別最低的那一封,也是“軍情似火”級別的,更別提高一點的那幾封了。

    原來,梁禎在烏林的大敗,被退守徐州的袁譚、袁術、呂布三人解讀為梁禎勢力已是外強中乾,不僅無力擴張,就連自保,都難以維繫的信號。因此,這三人是分別出兵,攻略青州和兗州,三人的判斷似乎是正確的,因為一時之間,此兩州的梁軍竟是連連敗退,丟了數十縣城。

    而這三人的勝利,又讓“滯留”在梁禎轄區內的野心家們,看到了希望,於是乎,豫州湧出了一股黃巾軍,幽並之交,那歸附了梁禎十多年的屠各胡,竟也鬧起事來。

    但這些,都不是最要命的,因為最要命的事,所呈報上來的時候,無論是語氣還是表述,都恰恰是最為溫和的。

    而這件事的起源,是一封來自冀州別駕從事崔琰的奏疏。崔琰是冀州名士,曾求學於經學大師鄭玄,後來因躲避黃巾起義,而輾轉青、徐、兗、豫,足跡最遠之處,甚至到了江南的壽春。黃巾起義被平定以後,崔琰曾先後為何進、袁紹徵辟。而在梁禎佔領冀州後,崔琰便被徵辟為冀州別駕從事。

    崔琰在奏疏中說:《禮記·檀弓下》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當初孔子與弟子周遊六國時,曾經過泰山,當時的泰山虎患猖獗,但一位婦人,卻依舊選擇和家人定居在泰山腳下,儘管她的公公、丈夫、兒子都先後為猛虎所害。孔子問婦人,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婦人回答說,因為此處沒有苛 政。孔子聽罷,便感慨道‘苛政猛於虎’。

    而如今,冀州的百姓多有逃匿之舉,琰細查之下發現,百姓選擇逃匿,是因為民屯的稅役過重,令百姓陷入貧苦之中。這難道不是比猛虎更惡毒的苛政嗎?故而,琰以為,這民屯的制度,當予以廢止。

    梁禎聽罷,心中是隻覺一陣劇痛,這劇痛之感,他是許久沒有經歷過了,哪怕是數月前,在烏林,目睹自己的十二萬大軍被周瑜一把火燒清光的時候,梁禎的心,也沒有像今日這般痛過。

    因為,梁禎當年聽從任 峻、棗祗二人的建議,在內地廣泛設立民屯的目的,正是為了讓民眾不再苦於官府和豪強的雙重壓迫,從而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但到了今天,無論是從梁禎的親眼所見,還是崔琰的上書來看,民屯制度,跟梁禎的本意,已是南轅北轍。

    “烏林之敗,禎並不擔憂什麼。”梁禎將奏疏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因為無論是孫仲謀,還是劉玄德,都沒有那個實力北上中原。但民屯的失敗,卻是令禎,寢食難安啊。”

    梁禎說這番話的對象,是董昭。而之所以在一眾幕僚之中選擇董昭,是因為梁禎想知道,董昭的心究竟在誰那裡,如果還是向著梁禎自己,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