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到底是為了什麼?

  清軍這些日子裡,頻繁調動,又猛攻錦州城,其意仍在引誘洪承疇出兵,可卻一直未見明軍動向,他們也是在滿腹狐疑。

  援遼的明軍一直沒有什麼大動靜,這反倒是給虜酋黃臺吉出了一道難題。

  現在就看明清雙方誰更能沉得住氣,此戰關鍵就是一個“穩”字,雙方實力旗鼓相當,就看哪一方先出手,看哪一方先犯錯啦。

  有心的明軍將領,都可看到這些日子裡,奴酋黃臺吉,每每登臨石門山上持著千里鏡,對山下明軍各營不斷眺望觀瞧。

  八月二十日,遼東鎮總兵官劉肇基所部兵馬萬餘人,拔營起寨,浩浩蕩開離了松山堡地界,緩緩行往杏山、高橋驛方向。

  自前次總督行轅議定後,除了劉肇基回防高橋外,宣府鎮遊擊匡永忠的遊兵營、都司唐先成的鎮標右營,也起營前往媽媽山和小淩河口,為大軍守護糧道。

  按照總督行轅的意思,他們這兩營人馬在援遼期間,暫歸山西總兵李輔明節制調度,他們在臨行前,都曾前往張誠的帥帳辭行,說是辭行,其實他們是來請張誠面授機宜的。

  張誠對待他們自然是十分的熱情,並明言他們仍是宣府鎮的遊擊和都司,此番劃歸李輔明節制調度,完全是從大局出發,是臨時的。

  同時,張誠也同他們二人強調了糧道的重要性,要他們積極配合李輔明,為援遼大軍守護好小淩河口糧道安全。

  …………

  日近黃昏,炊煙裊裊。

  松山堡城周邊各鎮總兵的大小營地中,皆有無數頭戴紅纓氈帽,身穿破舊鴛鴦戰襖的軍士,正在享用著晚餐。

  與宣府軍中已經廣泛使用炊事車不同,其他各鎮的夥兵們,還是使用傳統的埋鍋做飯方法,一隊或是一總共同使用一口大鍋,鍋上沸滾煮著的,也是一種飧飯。

  這種伙食,便是用米飯蒸熟,然後放到水中浸溼,再曝曬,如此反覆幾次,最後得到一些幹米飯,有點類似於後世軍糧中的壓縮餅乾。

  雖然只是一小團飧飯,但用熱水泡開後卻可以變成一大鍋。

  不過,這味道可就真的是沒法說了,其在食用的時候,還需要用鹽,醋等物佐食,或是用鹹菜疙瘩也可以。

  一般大明軍士的月鹽,有家口者是月例二斤,無家口者月例一斤。

  但此時大明各處軍中都是剋扣成風,便是軍士們的月鹽,上峰也要扣下一半,或是一大半去,所以吃飧飯時,能有一些鹽巴配飯,也已經算是一種享受了。

  沒油水的時代,肚子就會餓得特別快,一堆堆的山海鎮軍士們,或站或蹲,個個吃得是稀里嘩啦的。

  他們不似宣府各軍那般整齊,從選兵時就有所控制,不但要良家子,更是還有身強體健,得有股子力氣,若是招些病秧子入伍,怎麼能打仗?

  而山海鎮中的軍兵們卻是良莠參雜,有魁偉兇橫的士兵,也有瘦弱不堪的老弱,人群之中,還有一些穿著鴛鴦戰襖,頭上裹著折上巾的驕悍軍士,他們大部分也都是騎兵。

  按照明軍的軍制,一般只有騎兵,或是步兵中的甲長以上軍官才配發有盔甲。

  不過在駐軍營地內,除了巡哨的軍士,這些騎兵也不會成天披著一身盔甲,他們戴的折上巾,也起了內帽的作用。

  騎兵待遇好,要比步兵好上許多,雖然也同樣面臨被剋扣,不過大多數的騎兵們,還是有銀錢向城內外商販購買一些乾菜、乾肉等諸物來,配著下飯。

  作為騎兵,他們總是自覺高於步卒甚多,根本不屑與步兵聚在一起,他們也是一堆堆,圍聚成自己的圈子。

  此時他們的碗上,更出現一些形式各異的魚乾,雖然這些魚乾很硬,味道又腥苦,卻也是無人在意,很多人更連骨頭都一起吃個乾乾淨淨。

  很多人更是邊吃邊大讚著,言說這魚乾可真是上品美味,在這個肉食缺乏的時代,任何的肉食,都是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