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李 作品

第312章 ,敬畏。

    時常聽到人們說,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但“學無止境”,只有勤奮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個“學”用另外一種解釋就是“謎”。這個世界上是有無數個“謎”需要人們去發現和探索,發現探索成功一次,人類就前進一步。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這個“謎”了,人們一下子都看破紅塵了,整個人類的生存都沒有什麼意義了。這個“謎”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時時刻刻都在增強著人們的生活情趣,支撐著人類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著。

    “謎”總給人以玄奧和神秘的感覺,有的“謎”使人們產生“敬畏”的心情,

    小時候,東“黑眼兒溝”邊緣有一棵皂莢樹,整個蘇家屯都沒有人知道是那年那月是誰種下的,或者是大風從遠方刮來了一顆樹種,不經意地落在了那一塊土地上,是自己生長出來的。樹幹中間的一部分都空了,在那空著的樹幹裡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又有長出了幾棵別的樹種來。

    儘管它是那樣的滄桑,但在我的記憶裡它一直都是鬱鬱蔥蔥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樹上經常掛著紅色的布條子,那時,我們從樹下過的時候,經常見到樹下有人燒過的紙灰和正在燃燒著的香。後來,聽大人們說那樹上住著“神仙”,是不能隨便砍伐和折枝的。村裡的人若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了,或者家裡遇到了什麼不測了,都會在黑夜裡到那棵樹下燒紙燒香,磕頭許願,祈求神仙的保佑。

    那樹上每年的深秋時節,都掛滿了起明發亮的皂莢,就像春節人們掛起來就要燃放的火鞭,被山上下來的風一刮,那些皂莢相互磕碰著,發出“嘩啦嘩啦”地響聲。

    那時人們洗衣服,洗頭髮,最好的“洗滌劑”就是那皂莢。把它砸碎,然後揉搓在衣服和頭髮上,立刻便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泡沫,洗出來的衣服和頭髮既滑流又有光澤。

    那棵皂莢樹上的皂莢是從來沒有人去採摘的,等到它“瓜熟蒂落”的時候,人們才到樹下的地上拾回家裡去。

    說那樹上住著“神仙”,是整個蘇家屯的大人小孩兒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從來沒有人去侵害過那棵皂莢樹。越是這樣,它就長的越是盤根錯節,枝葉茂盛,越是盤根錯節,枝葉茂盛,人們對他的“敬畏”程度就越深刻。

    後來,每到傍晚的時候,透過那繁茂的枝葉,我發現黑眼兒溝東邊的土崖上,總是有幾縷紅黃相間的火光在燃燒。問大人,大人們神秘的告訴我,說那是“鬼火”。聽見這話,我們小孩子心裡“嘩啦嘩啦”的跳一陣子,嚇得大小時候都不敢說一句話。

    “神仙”和“鬼火”就這樣結合在一起,極大地激發著我們對那棵皂莢樹的“敬畏”,以至於後來都參加工作了,每走到那棵樹的跟前,總是放慢放輕自己的腳步,生怕驚動了那樹上駐著的“神仙”和對面的“鬼火”,遭到它們莫名其妙的報應。再往後來,這些現象也是清楚了一部分的,所謂的“鬼火”就是磷火,那是自然界實實在在存在的一種科學現象。但一直說那棵皂莢樹上住著“神仙”,有那麼多的人都相信,還以很多的行為和實例佐證著,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始終得不到答案,但我認為那種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之情,是一種文化的所在。

    60年代的農村,老百姓的衣裳都很單調,男的上衣無論是單的或者是棉的,都是對襟襖,在正前方上下綴一排扣子,顯現著男人的堅毅和幹練;女的無論是單的或者是棉的,都是大襟襖,釦子都是綴在左側面,嚴嚴實實的,既美觀又遮醜,還能突出女人的溫婉和矜持,那是極其符合中國文化底蘊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