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小兵 作品

第258章 鈦合金精鍛 (求推薦和收藏)

    蘇長空離開1010基地時,一來是將超教7的項目給了1010基地,二來1199工廠技術人員對1010基地給了材料和加工工藝上的支持。

    隨著對超7佈局的完成,蘇長空開啟了航空發動機之路。

    為了應對航空發動機的開發,蘇長空在王家山修建了一個國內最大的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研發實驗工廠,工廠主要是在繼承彩虹2無人機工廠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

    工廠主要以材料研發,開發加工工藝,裝配和測試為主。

    最主要目的就是讓蘇長空手裡的技術變得有理有據,而不是憑空出現的。

    有強大的技術輸出底子,1199廠開始龐大的航空發動機計劃。

    整個計劃分為三條線。

    第一條線依舊是挖掘渦噴7而去,不過這次是奔著渦噴7最後一個堂兄弟r29去的。

    說起這個r29發動機在國內也仿製過,代號叫渦噴15發動機。

    與渦噴13仿製的r13一樣,渦噴15是70年代末,國內用以貨易貨的方式得到了一架米格23,該機就裝配了2臺r29發動機。

    由於r29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2.5噸,這可是當時國內接觸到的最大推力發動機,於是仿製工作與同期的渦噴13一起開始。

    起初r29發動機還沒有戶口,後來由於渦扇6的進展緩慢,於是仿製r29發動機的渦噴發動機就有了自己的代號渦噴15。

    不過相比渦噴13相比,渦噴15的裝機對像是殲13,由於殲13的進度遠遠落後渦噴13的裝機對像殲7iii。

    加上渦噴15的技術難度,渦噴15從此啟動時,就註定了其極為不順的命運。

    先是殲13的下馬,渦噴15暫停,後來又好不容易迎來了新的機型殲10。

    沒錯,渦噴15的最後裝機對像就是大名鼎鼎的殲10。

    不過渦噴15進度依舊相當緩慢,在80年代末完成了設計方案和實驗,並在90年初代生產了全金屬模型與殲10的尺寸模型組裝。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90年代sl解體,蘇27進入國內,其al-31渦扇發動機也被引入了國內,加上80年代末國內對渦扇發動機認識日前加深,上馬了渦扇10,這立馬使得渦噴15的進度進展緩慢。

    於是隨著殲10換al-31渦扇發動機作為過渡產品後,渦噴15就失去存在的價值了。

    就性能而言r29,要是真的安裝在殲8上,其性能勢必有著巨大的提升,所以對蘇長空而言要搞就要搞終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