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89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

 常浩南本來的意思,其實是直接去601所。 

 畢竟112廠只負責生產,結構改進這塊是交給研究所來負責。 

 然而姚夢娜卻直接調轉方向,帶著常浩南往總裝車間旁邊的一處小門走去。 

 “我們在生產第一批次的兩架飛機同時,還多組裝出了一個完整的機體,用來給601所的同志們進行一些氣動、結構和飛控方面的測試,為了方便跟生產流程對接,所以就放在隔壁的測試車間。” 

 何明邊走邊解釋道。 

 這下常浩南總算理解,為什麼會這麼巧合地在這裡碰到姚夢娜。 

 後者理論上應該是掛在研究所那邊的才對。 

 在走廊裡面彎彎繞繞地走了幾分鐘後,何明推開一扇不太起眼的小門。 

 裡面是一個面積相比剛剛的總裝車間稍小的空間。 

 “這是我們為了十一號工程,專門用過去的一個老車間改出來的。” 

 三人依次走進去後,何明反手關上門,同時開口介紹道: 

 “本來這裡是計劃用來生產測繪仿製之後的殲7,後來因為整個項目轉到南邊,就一直空閒著,後來當過一段時間殲8的總裝車間。” 

 “但是因為總體設計已經太老了,所以很難適應新機型的生產需求,之前計劃是拆掉重建作為殲8c的二車間用,後來覺得正好離著殲11總裝線近,就拿來做測試了。” 

 說話間的功夫,一架被吊在半空中的飛機已經出現在常浩南面前。 

 準確來說,是一架飛機的殼子。 

 因為即便距離不近,還是能看出來像雷達還有發動機一類的地方裝的全是配重塊。 

 而且,飛機表面的蒙皮顏色也從黃色換成了微微發綠的顏色。 

 “看來你們在這個改進方案上下的功夫很深啊……” 

 正常情況下,單純引進一條總裝線是沒必要搞這種結構測試的。 

 比如印度,蘇30mki的靜力測試就是在俄羅斯完成的。 

 至少沒必要這麼早搞。 

 比如殲6的靜力測試是在準備搞殲教6的時候完成的。 

 因為這種測試的最後步驟都是要破壞一架甚至多架完整的飛機,對於眼下嚴重缺少即戰力的華夏空軍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作戰資源。 

 上一世,殲11的靜力驗證機是在進入新世紀之後才開始投入使用。 

 而現在,動作顯然早了很多。 

 “根據我們定下的‘邊生產,邊改進’的路子,前三批六架飛機除了翼尖掛架以外,和之前我們進口的蘇27sk飛機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