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67章 為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

 畢竟這年頭的美國人不管怎麼說,確實是在身體力行推廣全球化進程。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說二十多年後美國人會築起高牆,別說其他人,常浩南都很難說服自己。 

 因此最終他還是決定從自己最熟悉的航空產業領域入手: 

 “目前全世界主要生產支線飛機的公司,龐巴迪、巴西航空都在美洲,再加上他們那邊地廣人稀,小型定居點數量眾多,又比較有錢,所以他們的支線航空市場從70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高速發展,現在已經非常飽和了,像是達美航空、大陸航空、加拿大航空這些航司,支線飛機的比例應該都超過了三分之一。” 

 “即便不考慮排他性供貨這樣的政策因素,支線飛機的利潤率本來就相對單薄,已經用慣某一家企業飛機的航司幾乎不會像幹線飛機那樣再保留另一種同級別的型號,我們根本沒有什麼市場空間。” 

 “所以,未來我們定位的主要市場,還應該是東南亞、中北歐以及環地中海地區,這些市場比較適合支線航空的發展,但目前為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缺,尤其是對於90-100座這個級別的型號,幾乎處於完全空白。” 

 這一番話說完,現場的氣氛跟剛才相比明顯已經完全不同。 

 “而且,對於美國方面來說,在歐洲那邊已經把口子打開的情況下,再繼續單獨搞適航封鎖,不僅不會影響到我們,反而有可能對faa自己的權威性不利,畢竟對面現在應該也已經知道了,我們在航空氣象學和飛行安全領域的研究水平完全是一枝獨秀的狀態。” 

 常浩南又在最後加了一顆重磅籌碼: 

 “所以我猜,就算我們在談判的時候不把這條內容加進去,faa也早晚會跟進和我們的支線飛機適航互認,他們這一波,相當於是空手套白狼啊……” 

 他不露痕跡地提到了本次翻盤的關鍵,也就是華夏領先世界的飛機防除冰技術。 

 順便也增強了他自己的說服力——畢竟這技術可以說是他一手主持研發的。 

 這下,包括王宇忠在內,對外經貿合作部和國家經委的與會者們,對於常浩南也更多了一層重視。 

 就像在611所時候的情況一樣。 

 聽說一個人很牛逼,和發現這個人真的很牛逼,感覺還是大不一樣的。 

 “常浩南同志的意見,給我們很多啟發啊……” 

 王宇忠說著放下了手中的鋼筆: 

 “看來,我們確實是有些保守了,應該可以提出一些更加有利於我方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