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49章 受常工啟發的殲轟7改進型

 消息自然也很快傳回了國內。 

 不過對於此時的絕大多數華夏人來說,飛機和民航什麼的,離自己實在太遠,畢竟大多數人這輩子都沒有近距離看到過飛機長什麼樣子,更別提坐飛機或者造飛機了。 

 因此倒是沒有在社會上引起太廣泛的關注。 

 不過對於參與過貫穿整個2月的談判和研發測試的人們來說,這絕對是個值得紀念的大事情。 

 華夏航空人,第一次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對世界航空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 

 我們不再是一股航空業之中可有可無的力量,而很快就將成為有資格入場分蛋糕的玩家之一。 

 而隨著在鎬京的工作逐漸結束,上個月聚集到這個中部城市的談判和技術人員紛紛準備啟程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但姚夢娜卻在這個時候找到了杜義山。 

 “老師,我申請在603所繼續留一段時間。” 

 這個請求讓已經在收拾東西的後者愣了一下: 

 “說說你的想法?” 

 “603所這邊,有一個殲轟7飛機的改進計劃,目前已經完成立項,我這段時間和項目總設計師唐長鴻同志有過一些接觸,瞭解到他們對飛機的改進思路和我去年在601所參與的部分比較接近,應該有我發揮作用的空間。” 

 姚夢娜顯然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已經對自己準備完成的工作做過調查。 

 “空軍和603所想要搞殲轟7改進型的事情我倒是知道,其實項目申請已經在總公司那邊掛了有幾年了。” 

 杜義山停下手上收拾東西的動作,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不過據我所知,這個型號要用到渦扇9,也就是純國產的斯貝mk202發動機,而且完全沒有替代品,也因為動力一直沒有著落,所以對飛機本身的修改也就一直拖著。” 

 老飛豹是海軍出資搞得型號,後來空軍覺得性能不錯也想要列裝,但很多指標並不符合他們的要求,所以就有了這個改進計劃。 

 只不過那個時候就連海軍航空兵已經服役的飛豹都找不到足夠的備件來維護髮動機,哪可能造出新飛機來,所以就這麼擱置了。 

 杜義山主要是擔心自己的學生被坑。 

 但姚夢娜卻還是堅持道: 

 “老師您說的沒錯,之前這個項目確實一直處在幾乎停滯的狀態,不過去年常師弟在410廠搞的那個精工計劃推了斯貝國產化的進度一把,後面還準備在渦扇9上面驗證太行項目的一些技術,所以唐總師比較樂觀地認為,現在就要對一些改進方案做測試了。” 

 “是這樣?” 

 最近這半年多,杜義山確實沒關注過殲轟7的情況: 

 “那小唐他們下一步的具體計劃是什麼你知道麼?” 

 他指了一下旁邊的另一張椅子,示意可以坐下慢慢說。 

 “603所和172廠現在正在依託全新的加工工藝,給大量發動機到首翻期的老殲轟7做中期升級,就趁這個機會和軍隊協調,從要南海艦隊到了兩架機況比較新的飛機。” 

 姚夢娜也順勢坐在了杜義山旁邊: 

 “目前計劃中的改動包括機翼前緣引入鋸齒設計和縫翼,提高低空飛行狀態下的可操縱性、裝備1553數據總線把過去的集中式火控程序升級為總線-分散式火控、升級座艙結構改善飛行員視野,還有給飛機增加空中受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