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 作品

第471章 治本之道

    “還有啊,撫遠伯最近也編了不少小冊子,朕以為應該把這些東西都整理好,作為教材,一併傳授給學生。”

    “你們禮部的擔子非常重,我們想要什麼樣的人才,就要如何去培養。總不能讓光知道四書五經的人,就去領兵打仗,為國戍邊吧?”

    “朕大興教化,也投入了這麼多財力物力,朕要培養大明需要的人才,朕需要的人才……方卿,你說朕的想法過分嗎?”

    方獻夫聽著朱厚熜的這番長篇大論,他都聽傻了。

    陛下啊,你怎麼會過分呢?

    你簡直是刨祖墳啊!

    要知道過去朱厚熜做了很多事情,朝野一些人並不怎麼在乎的。或者說綿延了兩千多年的儒家學說,有足夠的生命力,也有足夠的底氣。

    道家衝擊過儒家,釋教也曾發起過挑戰,包括儒家本身,也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分歧,各個門派之間,彼此爭鬥不休。

    但是作為一個高明的儒者,並不會在乎這些……因為只要基礎還在,框架還在,不管怎麼衝突,都跑不出儒家的格局。

    畢竟怎麼讀論語,也讀不出歷史唯物主義來。

    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非常非常不一樣!

    儒家的教化體系終於要被衝破了。

    有人不是無君無父嗎?

    那就在教材的當中,增加大明的歷史,增加國家觀念的教育。

    這才是避免顏鈞那種人出現的治本之道!

    不是單純的嚴刑峻法,不是血流成河……殺戮能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少了……教育,必須進行徹徹底底的教育,樹立起正確的歷史觀念,凝聚起社會共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方卿,你覺得朕的打算如何?”

    方獻夫艱難地嚥了口吐沫。

    “陛下,陛下深謀遠慮,臣五體投地,只是臣唯恐,唯恐開支太大,朝廷負擔不起來,若是徐徐圖子,是否會更好一些?”

    “哈哈哈哈!”朱厚熜朗聲大笑,“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凡事總要有個頭兒啊!這樣吧,挑個日子,讓禮部上下,都去西山學堂,都去旁聽課程,看看撫遠伯講得到底怎麼樣,也看看那些學子,風貌如何……朕相信我大明的官吏,還不至於睜著眼睛說瞎話,是吧?”

    方獻夫唯有諾諾答應,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們這些人,八成要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