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繁華過甚使心折(第三更)

    現今百姓不在乎免費,只想一同參與。

    提供免費湯的棚子,有賣的東西。

    說要餓死,棚子提供麵包片和湯,保證不讓你因飢餓而死。

    今年京兆府不少百姓更多時在棚子花錢賣東西,給棚子利潤,好維持下去,避免朝廷因錢少撤掉棚子。

    他旬前,有穿戴顯示家中富裕的老者,在距離長安城西二十多里的一處棚子水渠旁垂釣。

    釣上來魚就給棚子煮湯,跟人家聊天,說他年輕時候的事情。

    晌午在那吃飯,黑麵包片就魚湯,絲毫不嫌棄。

    等到了午……未……申時……哦,下午三點半,有鍾,統一時間了。

    三點半,又叫十五點半,老者拎兩條鯽魚往家走,說晚上給三兒媳婦燉湯下奶,奶七孫子。

    日子過的好悠閒自在,追上去問他為啥跑如此遠的地方釣魚。

    他說當地同兩條小路,遠處的村子人會過來,走山路累,喝肉多的魚湯才有力氣。

    再問老者:憑一己之力又能助幾人?

    老者復答:有多少個老朽這般的人?

    這便是大唐長安的情況,自己的吐蕃,欲得而不可得,想望卻難以望。

    “一鍋分兩鍋,我拿酸菜,切好絲的,分完就不鹹了。

    村子裡的酸菜積多了,再不吃只能用來泡臭豆腐。

    東主說這個臭豆腐油炸最正宗,比抹臭豆腐汁的香,同樣用薺菜汁來泡。”

    張家村子的人騎自行車過來,送酸菜。

    去年深秋後積的,一直放到現在,酸菜水上面一層白泡,再不吃,只能爛掉。

    想吃酸菜得重新積,除非一缸酸菜始終放在陰涼的地方沒有碰過,那樣可以保存更久。

    張家村子家家有自行車,可了不得。

    不佔煤油燈、暖水瓶的會員名額,走內部渠道購買,成本價,唯一要求是不準出售。

    村子的人最多在長安城範圍內騎一騎,遠了可不去,怕被搶。

    關鍵自行車的車胎乃實胎,樹膠製作,騎遠了累。

    棚子中有兩口被人多放鹽的大鍋進行分鍋,加開水,在放酸菜,攪和攪和,嚐嚐鹹淡,行了!

    再額外舀裡幾大勺子葷油,分鍋加水,油腥變少